目前分類:尋跡長篇 (26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位代課老師對放牛班的教育是殫精竭慮,從未放棄班上的學生,除不斷說些勵志之語外,更時常引用經典故事激勵學生,如:王冕放牛的故事;某一天又對同學們說了一則具有啟發性的故事。

師說:有一隻騾子不慎掉進枯井,主人聽見騾子嘶嚎哀叫聲,但評估當前情勢後,覺得騾子已不值得救,且枯井亦早已失去原有效用,於是決定放棄營救。但,主人經不起騾子的哀鳴,只好找來鄰居幫忙,他並非要救騾子出井,而是要鄰居們將泥土填入井中,以活埋方式解決騾子的痛苦。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牛班一詞,通常在校園內才會出現,不過偶有例外。有識者認為,如果是一位心術正直之人,就不用在意自己編在放牛班;亦毋需在意他人如何看待放牛班。

因為無論在升學班、放牛班或前段班、後段班,所讀的是普通學校或明星學校等,都只是一個外表,重點仍在自己,有道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再者,放牛班出身的學生,只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路,堅定信心,腳踏實地的自我進修,總會有出頭之日,功成名就之期。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放牛班」?社會上對這個名詞的看法是,被放棄的一群孩子,意味著校園裡的邊緣學生所組成的二流班級,在升學主義掛帥,一切以分數論英雄的年代裡,他們處於校園邊陲,自生自滅。

易言之,放牛班就是「能力分班」下的產物,能力分班是按成績高低編班,前段班叫〝升學班〞,後段班叫〝放牛班〞。其實不然,這位代課老師任教的學校乃是以「要參加聯考」與「不參加聯考」來分班,不參加聯考的習慣上就被稱為〝放牛班〞。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台南白河「關仔嶺風景區」內,枕頭山麓西南側有個著名的水火洞,又稱〝水火同源〞,相信看倌曾去參觀遊覽,留有深刻印象,它應是學生時代戶外教學的必遊景點。

水火洞地質特殊,壁上冒出的天然氣可使點燃的火焰永不熄滅;但同時又有泉水從崖壁細縫中潺潺流出,形成水中有火、火中有水的特殊景觀,令人驚訝水火能同時並存。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零用錢較寬裕的同學,會利用下課時段衝向福利社購買零食,慰勞自己讀書辛苦,有錢同學最喜歡的零食,莫過於「森永牛奶糖」,森永牛奶糖是整盒包裝,福利社不拆開零賣。

森永牛奶糖軟香滑嫩,食一粒即能齒頰留香,回味良久,惟售價甚高,非家境小康者所能購買,無零用錢的同學看著他人吃牛奶糖,總誘人垂涎三尺,較大方的同學,則會發揮同學情誼,分給他人共享,但有些同學不願領受,因無他物可以回報,真乃人窮志不窮也。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炎夏時,同學們會互相合夥買冰棒吃,冰棒乃圓柱形之枝仔冰。眾所周知,民間有句諺語說:「不論小孩、大人只要一支枝仔冰在手,賽過搧三頂草笠!」足見冰棒的效果。

民間更有句諺語說:「賣一冬,吃三冬」,意思是賣冰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只要靠一個夏天的收入就足夠過一整年了,如今冰品依然是一個高利潤行業,隨著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只要能作出與眾不同且具特色的冰品,有賣點就是贏家。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既是遊戲,就會有勝負輸贏,有時輸方不甘願,為了些微小失誤起爭執,有時為個小動作起衝突,這在玩騎馬打仗或殺刀的男生較容易發生,由於男生好勝心強,不服輸、不認輸,加上遊戲沒有裁判,輸贏難定,故實有爭論。

有一次發生爭執時,這位代課老師為平息紛爭,說了一則寓言故事,師說:「有座大山,山上有二間廟宇,甲廟和尚經常吵架,互相敵視,生活痛苦;乙廟和尚一團和氣,笑容滿面,生活快樂。於是,甲廟住持便好奇的前來請教乙廟的和尚:『你們為什麼能讓廟裡永遠保持愉快的氣氛呢?』和尚回答:『因為我們常做錯事』。甲廟住持正感疑惑時,忽見一名和尚匆匆由外歸來,走進大廳時不慎滑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和尚立刻跑過去,扶起他說:『都是我的錯,把地擦的太濕了!』站在大門口的和尚,也跟著進來懊惱的說:『都是我的錯,沒告訴你大廳正在擦地。』被扶起的和尚則愧疚自責的說:『不!不!是我的錯,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前來請教的甲廟住持看了這一幕,心領神會,已經知道答案了。」老師問聽懂了嗎?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玩具的同學,有無玩具的玩法,身體就是最好的道具器材,人多時,分組玩「騎馬打仗」;人少時,兩人對玩「殺刀」。

玩殺刀最簡單,手臂伸出來就當刀,兩人在限定範圍內互殺,以手臂刀格鬥,先殺到對方身體者獲勝,或先逃出比賽範圍者為敗,此遊戲不公平處為,高個子手臂較長佔優勢,矮個子需出奇招才有獲勝之可能,通常矮個子會在對殺間猛然一蹲,令高個子措手不及,而殺到腿或腳的部位,獲取勝利。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擲冰棍」遊戲,冰棍即是冰棒的竹籤,將他人吃完的冰棒,丟棄的竹籤撿拾蒐集,即可成為遊戲器材,且不需花錢購買。

「擲冰棍」可數人同玩,每人出同數量的冰棍,靠在牆根排成一列,按猜拳先後順序,在自訂的距離底線擲出手中的棍王,被擊中倒下的冰棍,就是你的戰利品,直到牆根無冰棍時,賽局結束。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彈珠,即玻璃球,打彈珠屬童玩之一。打彈珠的遊戲歷史悠久,相傳起源於16世紀,當時兩名年輕人喜歡上同一女孩,便决定用彈珠比賽分勝負,打彈珠的遊戲便因此產生。

50年代,除透明玻璃珠外,尚有珠內嵌花樣式,多種花式,五顏六色,色彩繽紛,這位代課老師見過學校側門靠近水利會辦公室旁的地攤婦在賣,售價是,一毛錢能買两個透明玻璃球,但一顆嵌花玻璃珠需兩毛錢。學生們通常只玩透明玻璃球,嵌花的彩色玻璃球則多用來把玩觀賞,若輸掉一顆則會心痛很久。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同學普遍較活躍,尤持有玩具者,如:尪仔標、玻璃彈珠、冰棒棍、橡皮筋等,會以玩具類別互邀,進行該類規則的遊戲。

有「尪仔標」的同學,會用尪仔標互打,誰先把對方的紙牌搧翻面就算贏,這是最簡單的方式;或各出同數量紙牌疊在一起,將要打擊的指定紙牌夾在中間,誰先將其搧開使其脫離夾層,就是贏家,原疊在地上的紙牌全歸贏家所得,規則亦可進行遊戲前自訂,參與者認可即成立。又,搧「尪仔標」需使用巧力,不是蠻力。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至於「九宮格」遊戲是既簡單又方便,不需道具,在地上畫個井字,兩人對著玩,按猜拳定先後順序,一方畫圈,另一方則畫叉,誰先連成一直線,誰就是贏家。

其次,另有一種在地上也畫圈圈的玩法,算是圍棋的另類形式,簡稱「圓形圍棋」,第一步畫個大圓圈,第二步在大圓圈中畫個較小的圓圈,第三步畫上十字貫通同圓心,第四步在大圓圈內上下左右各畫一個半圓,畫完後就是有21個相交點的棋盤。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跳房子」又叫跳格子。跳房子不僅是古老的、也是世界性的遊戲,相傳遠自羅馬帝國時代,跳房子的圖案就被鑲嵌入方場的地面而流傳至今。

跳房子圖案的形狀與組合及遊戲規則甚多,大多是幾何形規格,每一格均有一個數目或文字,〝天堂〞及〝特定格〞可以雙腳休息外,餘格均須以單腳跳踢,比賽可分組進行,亦可以個人為單位。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丟沙包亦稱丟沙袋,這個遊戲起源於何時,這位代課老師並不清楚,但器材由玩家自行準備,而縫製沙包更是女生的看家本領,經女生巧手縫製的沙包,都顯得玲瓏雅致。

沙包製作過程簡易,首先用殘餘布料,或廢棄衣服剪下四方布塊5片,沙包可大可小,規格不定,通常約3~5公分見方,留一缺口,將其他邊面用針線先縫合好,然後填充沙子或豆子,再將缺口縫密即成,沙包重量要適中,適合丟接動作,5個沙包在丟接之間,可以玩出許多花樣,趣味無窮。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夢中,恍惚聽見下課鈴響,班長喊著口令「起立!敬禮!謝謝老師!」然後同學們高高興興地衝出教室,開始嬉戲、玩耍。

這個時候,上課是一條蟲的同學,下課變成一條龍。學生們開懷的玩耍,歡暢的嬉戲,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有童趣的遊戲、有益智的遊戲,亦有分食的樂趣,躺在床上的他腦海浮現: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位代課老師在校第四年,某日放學後潘老師在回家的途中,遭遇車禍,司機肇逃,俟路人發現送醫急救,奈為時已晚。

潘老師身後蕭條,次日上班後,校長含悲忍痛召集眾師研議善後辦法,最後達成共識,採全校師生自由樂捐方式,並由學校出面協辦喪葬事宜。這位代課老師深知未擔任學生課後補習的老師,無外快收入,生活較為清苦,可謂兩袖清風。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山途中,帶隊老師發現一棵大橄欖樹,枝葉茂密,便又施行機會教育「認識植物」,老師說:橄欖樹,别名齊墩果,木犀科,屬亞熱帶常綠喬木,耐旱、耐寒,是生長能力很強的長壽樹種。

據文獻記載:全世界橄欖樹的栽培品種有500餘種,橄欖枝葉茂密,可作爲庭院樹、行道樹或觀果樹。另據《聖經•創世紀》記載:上帝因世人行惡,降洪水滅世,40天後,洪水退落,諾亞放出鴿子去探測洪水是否已退去,鴿子口銜一枝橄欖葉子飛回,表示洪水已退去,人類和自然又重新獲得生機;從此,人們便把鴿子和橄欖枝當作和平的象征。這位代課老師沒忘天主教徒的身分,向學生如此傳述。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師早呀!同學們也早呀!今天我們大家都早呀!我們齊到、齊到校裡來,讀書、學習、遊戲樂無涯。」今天的〈上學歌〉同學們唱得很起勁,因為今天要體現〝遊戲樂無涯〞。

同學們最歡樂的時光,莫過於每學年一次的遠足郊遊,不用背書寫功課,不須擔心老師出的習題,不會解答。遠足可使學生親近大自然,認識生態,呼吸新鮮空氣,調劑身心,既可鍛鍊體魄,又可增進同學間的互動,達體育、群育之效。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術課之外,放牛班最不喜歡的課是寫作文,兩星期一次的作文課,常令同學們搜斷枯腸,絞盡腦汁,最後,通常是向升學班的同學借〈作文範本〉來抄,借不到範本的同學,只好從〈國語日報〉或〈小學生月刊〉隨便抄上一篇,交差了事。

寫作文是升學班的事,因參加初中聯考國語必考作文題,且所占分數比例極重,固定是20%,故升學班的作文是一項重頭戲,除每星期由老師出題寫一篇作文外,每天訂有聽寫作文課程,通常在補習時段施行,由老師從輔導教材中找一篇,再擇一名聲音宏亮咬字清晰的學生誦讀,每句讀兩遍,同學們邊聽邊寫,練習作文構思技巧,與成語應用及錯別字之校正。

文章標籤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次美術課,這位代課老師要學生發揮想像力,海闊天空不設範圍,自由創作,下課時收回的圖紙畫作,結果出人意表。

有臘筆的同學整張畫很豐富,老師逐張審閱,有:高山流水、房屋稻田、樹木花草、游魚飛鳥、人物靜物、日升月落等等,不一而足,令老師感動的是,有五位同學不約而同畫的是「我最敬愛的老師」,其中三人單畫老師個人的肖像,面容慈祥;餘,一畫老師上課的情景,和藹可親;另,一畫老師在黑板寫字的模樣,認真教學。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