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外島篇 (5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保台服役一甲子,功成身退停格。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文曾提及馬祖空軍防砲團裁撤後有關防區空防問題,去年九月上旬獲格友「猛沃營參一」提供資料,今天翻閱到此文,重讀後認為有必要做個交代,以饗讀者。

「猛沃營參一」提供資料如下: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竿夜晚查哨,分東、西、中央守備隊,計有三部查哨車,東、西守備旅各查各的守備區,中央查哨車係由防衛部派出,負責查全島,查哨組成員除駕駛外,編有組長、查哨官兩員、通訊兵一員,組長由中、上校官階擔任,少校及尉官輪任查哨官,通訊兵在吉普車上負責操作AN/PRC─77,隨時保持狀況聯絡。

    中央查哨組最為辛苦,從關閉陣地開始,查哨組長要親赴全島各沃口清點泊在沃口的船隻、及清查漁船搖櫓及啟動馬達曲柄;宵禁後查哨組須至東、西守備旅督導夜巡部隊,清點人數、檢查武器彈藥及必要裝具,再由帶隊官宣達注意事項後,派出尖兵,按搜索隊形前進,執行夜巡任務;部隊出發後,查哨組開始按當夜編排令,實施第一線據點及第二線交管哨,查哨任務。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話說張宜恭中校某夜被修保組警戒犬咬傷時,趕緊到軍醫院治療包紮,軍醫院在往鐵板半路上,是一座坑道型大醫院,離中興嶺營區不遠,張中校經包紮後幸無大礙。

    張中校返回營區後,來修保組狀告Lucky(犬名)傷人,要筆者擺酒攤實施精神撫慰,當下趕緊差組裡同仁至營內福利站採辦,買酒買罐頭及花生米,可惜營區內無小吃部,無法切些滷味下酒,在外島只能一切從簡,有啥吃啥,無從講究。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憶馬祖交管哨,哨兵大揹槍、戴白手套、鋼盔外覆偽裝帽,看到來車吹哨打手勢一氣呵成,動作乾淨俐落。若事先通知有高級長官蒞馬時,通常會派具經驗老手擔任交管哨;據聞,某年王昇將軍到南竿視察,對防區交管哨讚譽有加。

    交管哨通常由第二線部隊擔任,站在崗亭內指揮交通,白晝以哨音為主、手勢為輔,夜晚以燈號為主、口令為輔;白晝車輛行駛較無問題,夜晚則是一片漆黑,尤無月光的夜晚那是伸手不見五指,行駛在戰備道上的軍車頭燈只有半光,能見度受限,駕駛須熟悉地形,否則稍有疏忽,非墜山谷即落海,車毀人亡。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軍管時期,防區道路幾乎只見軍車在行駛,民間車輛少之又少,因此馬祖居民對軍管迭有怨言,筆者看過一篇報導,標題為【軍事管制為馬祖留下傷痕】,某報訪問當地居民,當時有些馬祖人憤慨地說:「軍管時期,沒有尊嚴」。

    究其原因,馬祖人說只要吉普車經過,無論大人小孩都要立正敬禮,黃色車牌是校官,紅色車牌是將官,全部都是長官,必須敬禮;再者,只要一吹螺,居民組成的自衛隊就要到村公所集合聽訓;學生在學校每天要唱《發揚馬祖精神歌》及《誠實、禮貌歌》;每晚宵禁,想出門得知道口令,遇上巡守隊或查哨組,沒背出口令者,一律帶回部隊審問。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八二三砲戰後,匪改「單打雙不打」,所謂「單打雙不打」是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之意,簡稱“單打雙停”。

    時序進入民60年代之後,匪砲逐漸後繼無力,原使用的高爆榴彈、穿甲彈等亦多改為砲宣彈,其政治意味大於軍事威嚇,且在砲擊日多為零星式砲擊,於是有「雙日一定不打,單日不一定打」之說,即便如此,仍造成馬祖軍民迭有傷亡。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趟旅馬,與30年前差異之處頗多,首先是馬路上及戰備道未見頭燈半遮的軍車在行駛,猶未見象徵軍官使用的吉普車,昔日在馬服役時,防區軍車車牌均以「敬」字開頭,之後的數字代表車型,而吉普車可由前保險桿所掛牌色,辨識階級。

    猶記得,紅牌是蒞馬將軍座車,紅牌上有徽章標誌者,是防區將軍座車,看見紅牌上有兩個徽章時,無庸置疑那是司令官座車;黃色是上校級主官(管)座車,草綠色是中校級主官(管)座車。若蒞馬將領人數多時,則使用小金剛(六人座迎賓車);筆者座車曾掛一次紅牌,那是支援兵工署長楊中將蒞馬巡視防區兵工部隊。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文所述〈一號據點〉,筆者將該據點火力配備寫出,有網友質疑是否太過詳盡,會被對岸情蒐否?感謝秋瑩網友提醒,由此證明該網友的確是中華民國好國民,有高度警覺性。不過,筆者所述之一號據點(勝利堡)武器種類乃民70年代之事,時序進入80年代後,防區防衛武器已實施汰舊換新,無洩密之虞。

    再者,勝利堡雖在清水至珠螺一線之內,屬尚未開放軍事區域,但筆者查過南竿據點分布圖,「勝利堡」已標明為〝軍方閒置據點〞,閒置據點其武器多已拆除,或留置部分作為史蹟,供日後開放時吸引參觀,例如「大漢據點」留有90砲一門,用油漆封死後成為史蹟,供遊客體驗昔日戰地氣氛,並拍照留念。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梅石除了有幹訓班外,其附近有一軍中樂園,除提供官兵解決生理需求外,因附設有卡拉OK,還兼負調劑官兵心理慰藉功能;有意思的是,馬祖有三個軍中樂園都設在幹訓班附近;梅石除幹訓班、軍中樂園外,還有中正堂。

據報導,民58年9月29日夜晚,梅石中正堂正放映電影,突然間一顆砲彈從屋頂穿進電影院,頓時傳來觀眾驚慌失措的叫聲, 此次砲擊總造成26人死傷,其中包括邱姓孕婦,一屍兩命,是南竿受創最深的一次砲擊。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號據點又稱「勝利堡」,於民74年初完成整修,屬半開放式觀光據點,所謂〝觀光〞當然僅限於來訪軍方的貴賓,當地居民及外來客仍列謝絕參訪,彼時,馬祖只有三種人:當地居民、連江縣政府各級公務人員、軍人,無所謂的〝遊客〞。

    依南竿地形「勝利堡」與部署在珠螺灣的「珠螺堡」形成犄角,交叉火網可發揮最大火力效能,確保珠螺灣海域安全,勝利堡右側可與東守旅福澳港一線據點形成沃口彈幕,阻敵侵入福澳港。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大金剛是佛教中的護法神將,當跨進寺廟,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天王殿正中供奉的大肚彌勒佛。在彌勒佛的左右兩側,有四座威武雄壯、面目猙獰的天王像,俗稱「四大金剛」。

    南竿「四大金剛」是防區的護法神將之一,四門有長腳湯姆之稱的155G,於反砲戰期間曾多次發揚火力,嚇止對岸共軍不敢蠢動,贏得「四大金剛」名號,當年馬祖前線官兵,以鐵與血、光和熱,為155加農砲寫下一頁永不磨滅的輝煌歷史。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晚餐後步出神農山莊,夕陽早已從雲台山背後悄悄地消失,晚餐前的落日餘暉一併收斂得無影無蹤,卻留下艷麗的晚霞,把天空渲染得有如鄉下姑娘臉上塗抹的胭脂,嬌羞泛紅;又恍如畫家畫布上的一幅水彩畫,朦朧之美,令人驚豔。

    回憶30年前在馬服役期間,不曾見識此等景觀,即使有,亦恐無暇觀賞,頂多驚鴻一瞥,遑論有「夕陽一霎又向西,留下晚霞更艷麗,晚風輕輕吹送到長堤,帶來了一陣清涼意。海面上也吹起綠漣漪,和天邊晚霞鬥艷麗----------」那般詩情畫意,同時更無相機可以捕捉當前美景,令人婉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遊客豈知戰地艱    走馬看花狀悠閒

體驗前線尋刺激    孰知危險就在前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軍職時期,曾聽在外島服役過的資深士官說:「軍犬階級可從上兵至尉官,有兵籍號碼,有主副食費(通常以罐頭取代),需專人飼養,不准他人與牠逗弄玩耍,凡編制內軍犬均屬重要裝備」。

    筆者在隆田營區服役時,資深士官蔣志偉上士還說了兩則故事,一則是「軍犬報仇」,另一則是「軍犬救人」,因年代久遠,記憶不全,僅能將大意概述如下: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軍管時期,「大漢據點」與「勝利據點」屬示範據點,兩據點被整修得美輪美奐,每當台灣貴賓蒞馬時,防區必帶去參觀之據點,如「前線勞軍團」、「台灣省村里長外島聯誼團」等。

    參觀完第五站的大漢據點後,導遊帶至第六站「鐵堡據點」,導遊介紹說:「鐵堡位於仁愛村西側通往津沙之濱海道下方,這裡原是一座突出海上的獨立岩礁,早年國軍因戰略需要挖掘岩礁使它中空,上覆以水泥掩體,在此設立據點,傲然聳立於狂濤中,旁邊岩礁上插滿了玻璃碎片,防止大陸水鬼摸哨」。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站參觀「大漢據點」,此據點是突出於鐵板沙灘與北海坑道之間一座岬角,不同於其它軍事據點,導遊說:「大漢據點坑道寬約1.5公尺,高約2公尺,主坑道長150公尺,支坑道長為80公尺,合計230公尺」。

    進入坑道前,導遊說:「本據點共分3層,最上層為軍方連部,第2層設有生活圈及預備機槍陣地,最下層設有砲台,沿主坑道一路行走,岩壁另開闢有簡報室、中山室、庫房、儲藏室等空間」。進入坑道後,眾人走至90砲台,導遊指著坑道述說著史料:「民64年,國軍基於作戰任務需要,由當時陸軍登步部隊官兵弟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因當時設備簡陋,除用炸藥爆破外,其餘均靠人力一寸一土挖掘而成,於民65年3月29日竣工」。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竿首日第四站導遊帶至「北海坑道」參觀,北海坑道馬祖共有三條,分別在南北竿與東引,緣於民58年1月,國軍基於攻防一體戰略指導與作戰任務需要,開鑿可供登陸小艇使用之坑道碼頭,藉以隱藏戰力於地下,因作戰工程訂為「北海計畫」遂得名。

    導遊說:「當年馬防部先後出動了兩個師、3個步兵營、1個工兵營和1個傾卸車連,編成3組,日夜不停趕工,歷時兩年四個月,於民60年5月完工。」導遊特別指出說:「當時工程技術遠不如現在發達,能在堅硬的花崗岩鑿出坑道,除了炸藥外,只能靠一鎬一斧的人力,工程極為艱鉅,由於炸藥爆破後,現場煙霧瀰漫,施作的工兵戴著口罩勉強工作,只能做10分鐘就要換班,開鑿這條坑道,犧牲不少官兵寶貴生命,可說是一鑿一斧都是官兵的血汗」。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開腰山砲指部來到第三站「雲台山軍情館」,導遊說:「入館參觀前,請備妥身分證,交由軍方執勤人員當場核對;本館僅開放給具中華民國國籍者,領有身分證人員參觀,對陸客與外籍人士,暫不開放參觀。」並特別交代:「入館後,不得拍照、錄影」。

    在館內導遊依兵棋圖介紹當前大陸沿岸城市與周邊島嶼地名,出館後,導遊續介紹:「雲台山標高248公尺,僅次北竿壁山(標高294公尺),是南竿第一高峰。雲台山已列台灣小百岳之一,由於視野開闊幾呈180度,是登高遠眺馬祖列島與大陸山河的最佳景點,氣候晴朗時,不但東、西莒近在眼前,就連大陸北茭半島都清晰可見」。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