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管時期,「大漢據點」與「勝利據點」屬示範據點,兩據點被整修得美輪美奐,每當台灣貴賓蒞馬時,防區必帶去參觀之據點,如「前線勞軍團」、「台灣省村里長外島聯誼團」等。

    參觀完第五站的大漢據點後,導遊帶至第六站「鐵堡據點」,導遊介紹說:「鐵堡位於仁愛村西側通往津沙之濱海道下方,這裡原是一座突出海上的獨立岩礁,早年國軍因戰略需要挖掘岩礁使它中空,上覆以水泥掩體,在此設立據點,傲然聳立於狂濤中,旁邊岩礁上插滿了玻璃碎片,防止大陸水鬼摸哨」。

    進入據點,導遊邊走邊介紹著:「裁軍後,據點武器裝備與兵力隨之撤出,形同廢棄,但據點內仍保有完整的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台、廚房、廁所、房間、臥床等防禦工事和生活設施,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較特殊的是,馬祖當年唯一有軍階的一隻狼犬,就駐防於此,據點設有軍犬飼養處。

    筆者在馬期間,鐵堡據點編號為51,隸屬西守備隊,據點火力配備有:A1式30機槍1挺、A4式30機槍2挺、M2式50機槍2挺、75無座力砲1門,主要防衛南竿西側海岸線之安全,但漲潮時,鐵堡即成孤懸在海上的據點,尤遇大潮,有個機槍射口會低於海平面,換句話說,會海水倒灌,故此據點守軍備極艱辛。

    軍管時期,夜間查哨到此據點,可無現在所見的扶梯、橋梁;全是岩石,既無水泥棧道與木板階梯,更無兩側扶手,全靠據點守軍走出來的小路,拾級上下,筆者當年查哨時曾算過有108階,上下一趟就是216階,夜晚查哨至少12個據點,類似此據點,每晚查哨必有一個,且查哨動作必須在上半夜完成,備極辛苦。

    事實上,至鐵堡查哨接近據點時有一段木板橋,橋無扶手,過橋時須小心別被海風吹落墜海,落海還算幸運,倘摔落在岩石上,其後果不堪設想,尤夜黑風高時,只能自己小心再小心;其次,雨天還須注意蛇行在岩石上的紅斑雨傘節,以免被咬傷。

    開放觀光後,昔日的戰爭氣氛消失,砲火硝煙遠離,鐵堡據點經過整修,如今已成為一處體驗戰地風情的景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呆呆 的頭像
    呆呆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老芋仔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