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鼓譟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萬人鼓譟懾吳儂”這句詩引用了春秋時期吳越戰爭中的一個故事。

西元前478年,吳國發生大饑荒,民不聊生,勾踐因此認為大舉伐吳的機會已經來到,於是在充裕準備之後,出兵攻吳,雙方戰於笠澤(今蘇州一帶),吳軍在北,越軍在南,隔江佈陣。勾踐運用戰略:入夜後擊鼓吶喊,佯裝攻擊,夫差誤判越軍從兩路渡江進攻,迅兵分兩路來迎戰。此時,勾踐乘機率主力軍潛行過江,直擊吳軍最薄弱的部位,將吳軍一分為二,首尾難顧,一路退守到姑蘇,越軍長期包圍,達三年之久,終於使吳軍勢竭力窮。

詩句使後學想到《水滸傳》中的情節,話說在六和寺出家的魯智深忽聞錢塘江上潮聲雷響。魯智深是北方人,從未聽過錢江潮,以為是戰鼓聲,便起身準備迎戰。後來僧人向他解釋,方知是潮信。於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時師父說過“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偈言,覺得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邊圓寂坐化。

“猶似浮江老阿童”蘇軾將怒潮比喻成當年王濬率領水軍,順江東下,一鼓作氣,攻下東吳都城建業的故事。故事從公元272年說起,晉武帝依照羊祜之建議,復任王濬(字士治,小名阿童)為益州刺史,旋又加封龍驤將軍,都督益、梁二州諸軍事,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戰船,訓練水軍。晉軍所建造的大型戰船,長120步,可裝載2000餘人,上構木城,築起樓櫓,四面開門,船上可騎馬馳騁。後命其加快造船進度,將原來只有五六百屯田兵造船,增加各郡士兵至一萬人,一年就完成了造船任務,使王濬水軍“舟楫之盛,自古未有”,為實現“水陸並進”滅東吳,提供了重要的軍事力量。東吳的亡國之君孫皓,憑藉長江天險,並在江中暗置鐵錐,再加以千噚鐵鏈橫鎖江面,自以為是萬全之計。公元280年王濬用大筏數十,沖走鐵錐,以火炬燒燬鐵鏈,結果順流鼓棹,攻克丹陽郡,攻入建業,接受吳帝孫皓投降,完成晉室統一大業。

從蘇軾詩中我們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壯觀,但錢塘江潮水能漲到多高呢?後學於民835月間曾到海寧鹽官觀潮,當地人說八月大潮時,可達兩丈高(6.7公尺),而蘇軾卻不用數字來描寫大潮漲勢,以「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形容潮漲之時,高高的越山都浸沒在浪花中了。

這句詩寫得雖有些誇張,卻更加形象,也讓我們感受到白浪滔滔,怒潮澎湃的氣勢,這便是蘇軾在詩句上展現藝術的魅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