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419.JPG

IMG_2420.JPG

IMG_2421.JPG

民國39年起,此後30年可說是高雄戲院的黃金時期,戲院如雨後春筍般林立,當時戲院最多最密集的地方當屬鹽埕區,高達16家,其中知名度較高的有:光復、亞洲、壽星、大舞臺、國際、金城和港都戲院等。柯老師對鹽埕區的戲院,如數家珍。

老師指出鹽埕區16家戲院,除各位已熟知的光復戲院在大勇路外,今天的課程會經過國際與金城兩家戲院原址,國際在鹽埕街,金城在瀨南街,兩街相鄰,老師特別強調說,國際和金城的規模僅次於老招牌的光復戲院。「國際戲院」民國39年創立,早期上演的歌仔戲與新劇(西化新劇種)很受歡迎,尤大牌藝人如:梁兄哥~凌波、歌仔戲名伶~葉青等明星都曾到此公演;又如,民國73年藝霞歌舞團在國際戲院演出,觀眾爆滿,名噪一時。另附近國中、國小學校沒有禮堂的,畢業典禮就會選在國際戲院舉辦。

記得第一次在國際戲院看電影,是在民國66年間,嘉禾公司出品的《半斤八兩》,由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三兄弟所主演的喜劇片,內容諷刺時弊,通過私家偵探查案,反應1970年代香港各階層的社會百態,劇情是高潮迭起,觀眾是笑聲不斷,幽默的對白、詼諧的動作,令我開懷大笑,笑聲爽朗,引起當時尚未結成連理的女友為之側目,示意要我笑得文雅一點。

再度到國際戲院看電影,已是民國68年了,與女友已結成連理,那次我倆看的片名是《冷血十三鷹》,猶記得進入戲院憑票還發給觀眾一紙老鷹照型的眼罩面具,這部電影是我第一次看到心中偶像~狄龍飾演反派角色,當時內心很糾結,為何要演壞蛋?破壞形象,破壞了我對楚留香、小李飛刀、陸小鳳的觀感,但隨著劇情發展,發現有所誤會,狄龍演的雖是反派,卻是反派中的正義人物,是壞人中的好人,鬱悶之氣,隨之化解。後來得知,狄龍因飾《冷血十三鷹》中的黑鷹,榮獲第25屆亞洲影展演技最突出男主角獎。

之後,再看到狄龍飾演反派角色,是他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英雄本色》。何謂英雄本色?有人說是「責任感、犧牲精神、愛心、意志、勇氣」等各方面的表現。這使我想起在新竹當兵時,山東籍的連長訓話時曾說:「軍人本色就是要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打仗時能衝鋒陷陣,把大刀砍在敵人腦袋上。」對連長的話,上半句算是做到了,下半句一直苦無機會。是日,《冷血十三鷹》散場後,有許多觀眾戴上老鷹造型的眼罩面具,恍惚自己是劇中的黑鷹,正義的化身,一時之間使鹽埕街熱鬧非凡,空氣中瀰漫著嘉年華的味道。

回首電影興盛年代,國際戲院前賣黃牛票者非常猖獗,一張黃牛票是戲院售價的雙倍,當時看電影購票有規定,每人限購四張,排隊購票人潮猶如長龍,蜿蜒百餘公尺,尤逢假日狀況更烈,購票者老覺得站了半响,腳步卻未曾移動,原來是黃牛以接力方式循環在購票,買好票的黃牛就沿著長龍兜售,票價翻倍,若是不買則以幾近恐嚇的語氣刺激你,或者乾脆明確告訴你,保證你買不到有座位的票,不過,還真有耐不住排隊的觀眾,以黃牛價買下當場次的電影票,這樣的行為,只會更增加黃牛的氣焰。

黃牛壟斷票源,戲院居然不察,警察亦不介入干涉,是否有所勾結,未敢論斷,但黃牛膽敢如此囂張,無視排隊者的權益,且有恃無恐,其中必有內幕。時至今日,黃牛仍到處充斥,或許是反映出社會上的需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