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疫情越來越嚴峻,已躍昇為三級,政府雖未宣布封城,但要民眾少出門,盡量宅在家裡,自我保護,戴口罩、勤洗手、量體溫、噴酒精,期能遏止病毒蔓延。

易經老師徐錦文說去年地火明夷卦,並未結束,仍有許多變化,進展到今年的山火賁卦,更須注意,易經聖人針對天垂象,早有警示,要大家靜下心修飾自己,外在的象已是深不可測,唯有進德修業,方能趨吉避凶。

於是乎,拿起易經課本來閱讀,但易經博大精深,非我這個屬孔聖人口中的“中人以下”者,可以閱讀的,既無慧根,則無悟性,難以理解經文中的奧秘,如今停課,沒有老師講解,只好擱置。

易學難懂,改變方針,轉讀文史,找出陳玉燕老師曾經教過的「正氣歌」教材,以文天祥充沛的浩然正氣,加上其筆下十二位聖賢的愛國情操與民族氣節,來填充自己,以掃除新冠病毒的感染。

品讀浩然正氣的文丞相

文天祥生於宋理宗(趙昀)端平3/5/21236/6/6)。出生時,其父(文儀)夢見一嬰兒腳踏紫雲飄然而過,出生時就將孩子命名為雲孫,取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號浮休道人。殿試時宋理宗見其名說:「天之祥,乃宋之瑞也。」賜字宋瑞。

18歲時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理宗寶祐4年(1256年)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中選吉州貢士,並隨父前往南宋首都臨安應試。21歲時在殿試中,作「御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宋理宗親點為狀元,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但4天後父親病故,文天祥歸家丁憂3年。

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年)蒙古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主張遷都;文天祥上疏請斬董宋臣,建議禦敵之計,未被採納;理宗景定元年(1260),不願同流合污的文天祥被調任閒職。景定3年,文天祥諍諫反對重用佞臣,被從中央貶到地方。隔年,文天祥再次諍諫,得罪了權臣賈似道而被免職。宋度宗(趙禥)咸淳10(1274),文天祥復任贛州知州,展現卓越施政才能,在他的治理下人旺穀豐,出現短暫的安樂景象。

宋恭帝(趙显)徳祐元年(1275),文天祥奉旨組建義軍勤王,友人勸他不要以卵擊石,但他堅信「正義在我,謀無不立;人多勢眾,自能成功」,捐出全部家財作為軍費,眾人受到文天祥的愛國精神感召,一支3萬多人的義軍迅速成型,然而保衞戰並不順利。

因朝廷上主和派佔優勢,文天祥的救國方略得不到支持,致元軍先後攻破常州、平江,臨安(今杭州)被圍。徳祐2年,危難之際任右丞相的文天祥出使元營,希以談判方式刺探蒙古軍情,在談判過程中,文天祥據理力爭,怒罵元軍主帥伯顏,但與此同時,南宋朝廷卻派人前往文天祥軍營,宣布解散文天祥的軍隊。當伯顏得知文天祥軍隊已被解散即下令逮捕他,押解北方,文天祥被押送到鎮江的時候,得當地義士相救脫險,此後力圖恢復,轉戰東南。

1276/2/4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5歲恭帝被俘押往元大都,南宋大勢已去。7歲的趙昰(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奉詔入福州,任樞密使,同時都督諸路軍馬,往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籌餉以繼續抗元戰爭。秋天,元軍攻入福建,端宗被擁逃海上,在廣東一帶乘船漂泊。

文天祥與當時朝臣張世傑、陳宜中意見不合,於是離開南宋行都,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劍州(治今福建南平)開府,指揮抗元。1277年,文天祥率軍移駐龍岩、梅州,攻入江西。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敗元軍,攻取興國,收復贛州十縣、吉州四縣,人心振奮,抗元形勢轉好。但好景不長,元軍主力進攻文天祥興國大營,文天祥寡不敵眾,率軍北撤,敗退到廬陵、汀州(今福建長汀),損失慘重,妻兒也被元軍擄走。

景炎34月(1278/5/8),端宗崩於粵之碙洲(今香港大嶼山),眾乃立衛王趙昺為主(宋少帝)。祥興元年(1278年)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駐崖山(今廣東新會),為擺脫艱難處境,請求率軍前往,與南宋行朝會合。由於張世傑堅決反對,計畫失敗,文天祥率軍退往潮陽縣。

同年8月南宋朝廷封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同年冬,元軍大舉來攻,文天祥再敗逃走;文天祥率部向海豐撤退的途中,在五坡嶺(廣東海豐北)造飯時遭元將張弘範襲擊,文天祥吞下隨身攜帶的冰片企圖自殺未遂,僅昏迷過去,隨後文天祥被俘。張弘範要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乃書《過零丁洋詩》: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將張弘範笑而置之,不久遣使護送文天祥至大都,路上絕食8日未死,被關押在北京府學胡同,在獄中3年受盡各種威逼利誘,但始終堅貞不屈。祥興2/2/61279/3/19)崖山一戰宋軍全軍覆沒,偏安152年的南宋滅亡。1281年夏,在溼熱、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寫下名垂千古的《正氣歌》。他在自序中說: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

雨潦四集,浮動牀幾,時則爲水氣;

塗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爲土氣;

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爲日氣;

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爲火氣;

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爲米氣;

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爲人氣;

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爲穢氣。

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爲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爲嚴將軍頭,爲嵇侍中血。

爲張睢陽齒,爲顏常山舌。

或爲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爲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爲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爲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繫命,道義爲之根。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

一朝濛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爲我安樂國。

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元帝忽必烈愛其才,先後派出平章政事阿合馬、丞相孛羅招降,至元19/12/81283/1/8),忽必烈召見文天祥,親自勸降。文天祥堅貞不屈,答曰:「一死之外,無可為者。」元廷又請出當時已經降元的南宋大臣,出面勸降,結果遭到文天祥的痛罵;元廷又派出已經被俘的宋恭帝趙勸降,文天祥置之不理。次日押赴刑場(柴市),文天祥向南宋首都臨安方向跪拜,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從容就義,卒年47歲。

行刑後不久,「俄有詔使止之」,然文天祥已死,忽必烈惋惜說:「好男子,不為吾用,殺之誠可惜也!」文天祥寧死不屈,不受榮華富貴所動,忽必烈用了三年時間軟硬兼施亦不能把他招降,最後還是把他殺掉。文天祥從容就義,死後留下遺書在腰間。

文天祥的妻子歐陽氏收屍時,在其衣帶中發現絕筆自贊:「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文天祥的思想是入世,所注重的是孔孟先賢提倡的道德實踐,要的是死得其所,忠義兩全,留名青史。

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並稱“宋末三傑”;又與謝枋得、袁繼咸,並稱“江右三山”。明景帝(朱祁鈺)景泰7(1456),諡忠烈;清道光23(1843)文天祥晉位先儒,從祀孔廟東廡。

正氣歌《在齊太史簡》

齊莊公與崔杼之妻東郭姜有染,崔杼大怒,借莊公伐晉之際,欲與晉國合謀襲擊莊公,但未能得逞。莊公6年(前548年)5月,莒國國君朝見齊君,莊公在甲戌日宴請莒君,崔杼謊稱有病不上朝。

乙亥,莊公探望崔杼,但意在其妻,藉故調戲崔杼之妻。崔妻入室,與崔杼同把門關上不出,莊公抱柱唱歌。這時內侍賈舉把莊公的侍從武士攔在外面而自己進入院子,把院門關上。崔杼的家臣手執弓箭、兵器一擁而上。莊公請求和解,眾人不答應,莊公又請求盟誓定約,眾人也不答應,莊公於是請求到宗廟自殺,眾人仍不答應。大家說:「您的臣子崔杼生病了,不能來聽您吩咐。這裏離宮廷很近,我們這些家臣只是來捉拿淫賊,沒有第二種命令。」莊公情急爬牆想逃跑,但被射中大腿,墜回牆裏,終被殺。

上大夫晏嬰聞訊趕赴崔杼家,站在崔杼的門外說:「統治人民的,難道是凌駕於人民嗎?社稷才是真正的君主。為人臣者豈為了祿米?是為了保護社稷啊。所以君主為社稷而死,我也為君主而死;君主為社稷而逃亡,我也為君主而逃亡。如果他是為了自己的錯誤而死或逃亡,我又不是他的親寵之臣,誰願意這樣去作?而且有人都敢弒殺國君,我何必自殺,何必逃亡,又能去哪?」門開後,晏嬰進去伏在屍首上大哭,悲痛之後,站起身來頓足三次就離開了。旁人對崔杼說:「一定要殺晏嬰。」崔杼說:「他有民望,放了他,以爭取民心罷。」

齊國太史寫下「某年某日崔杼弒君」,崔杼不願在歷史上留下弒君的惡名,下令把太史殺了。繼任者是太史之大弟照樣寫,崔杼又殺了大弟。接著太史的二弟也如實記載,崔杼又殺了二弟。最後太史少弟依然直書其事,崔杼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殺不絕的,只好作罷。此時,太史的族人南史氏以為太史全家都被殺了,便帶著書有「崔杼弒君」的竹簡冒死走向宮廷,中途得知第四位太史已照實記載,且沒有被殺,於是折返回家。

回顧這段歷史,崔杼為掩蓋歷史真相和箝制天下之口,連殺史官,可那前仆後繼的史官兄弟,有一身不畏生死、負責盡職的文人氣節,最終使得權臣崔杼也不得不感嘆於史官的風骨而屈服之。於是,「秉筆直書,齊之良史」傳誦千古。

正氣歌《在晉董狐筆》

春秋時期,群雄爭霸。晉國的國君晉靈公所作所為有失為君之道,他對百姓橫徵暴斂,將所得錢財用來滿足自己奢侈的生活;他在高台上用彈弓射擊行人,觀看他們倉卒之間躲避的窘狀,以此取樂。

有一天,他的廚子因為烹煮熊掌,煮得不合他的口味,一怒之下竟然把廚子殺了,放在筐裡,讓官女們用頭頂著走以免朝臣見到,經過朝廷,大臣趙盾和士季看見露出筐之外的上肢,便詢問廚師被殺的原因,所以此事就曝光了,兩人為晉靈公的無道而憂慮。

雖然趙盾、士季盡力輔佐,可晉靈公依然昏庸無道,殘暴荒淫。作為相國的趙盾,一心想要靈公恢復以往的霸業,多次勸靈公為晉國著想。晉靈公卻派鉏麑前去刺殺趙盾。當這名刺客大清早來到趙府時,看到趙盾早已起床,穿戴得非常整齊的在家裡閉目打盹,等候上朝時間。

這位刺客認為趙盾盛服假寐,事君不忘恭敬,是位忠臣,不願幹違背良心的事情,刺客鉏麑退了出來,感嘆地說:「時刻不忘記恭敬國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殺害百姓的靠山,這是不忠;背棄國君的命令,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樣,還不如去死!」於是,鉏麑一頭撞在槐樹上死了,可他的死仍然無法讓晉靈公醒悟。

晉靈公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派人邀請趙盾來赴宴,暗地裡安排兵士埋伏在四周,讓他們見機行事,準備殺死趙盾。這事被趙盾的衛士提彌明發現後,保護趙盾安全脫離險境,結果衛士提彌明戰死。趙盾與子趙朔被迫逃亡,在逃亡途中巧遇晉靈公的姐夫趙穿(趙盾的堂弟)。趙穿聽後非常生氣,前去找晉靈公評理,然晉靈公不但不聽反而惡言相向。公元前607926日,趙穿殺晉靈公。

當趙盾還未走出國境,聽到靈公被殺便折返。晉國太史董狐記載道:「趙盾弒其君」還把這個說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趙盾說:「不是這樣。」董狐說:「您身為正卿,逃亡而不出國境,回來後又不討伐叛賊,不是您殺了國君又是誰呢?」趙盾說:「哎!《詩經》中說:『由於我懷念祖國,反而自己找來了憂患。』這話大概說的是我吧!」

孔子評論這件事時說,董狐沒有錯,他是一位好史官,據法直書而不加隱諱;趙盾也沒有錯,他是一位賢明的大臣,為了法度而蒙受惡名,如果趙盾逃跑出了國境,就可以免除弒君之名了。

後人對那些公正不偏,不因為各人的好惡或利害關係,而捏造不實言論的人,就稱之為〝董狐之筆〞。

正氣歌《在秦張良椎》

張良(約前250~186年)字子房,封為留侯,諡號文成,潁川城父(今河南省禹州市張得鎮)人,是漢朝的開國元勳之一,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

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韓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國土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平陽(今山西臨汾),滅鄭國後則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韓王安5年(前234年),秦攻韓,韓王安派韓非使秦,秦留下韓非,不久殺之。韓王安9年,秦王政17年(前230年),秦國大將內史騰攻韓(降秦韓將),韓王安投降,韓國滅亡,秦以其地設立為潁川郡。

張良乃韓國貴冑之後,其祖父與父親,相繼為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厘王和悼惠王的相國,有「五世相韓」之稱,一家在韓國的地位功勳卓著。《史記‧留侯世家》記載:「良嘗閒從容步遊下邳圯上。」就在張良從容步遊下邳圯上的這一刻之前,剛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

20歲時,張良心中挾著亡國之痛,時刻圖謀復韓,於是變賣家財,招募刺客,伺機刺殺秦始皇。他曾經到淮陽去學禮,又到東夷去拜訪滄海君,募到一位大力士,又特地替他訂做了120斤重的大鐵椎,準備一椎擊斃秦始皇。

秦始皇29年(前218年),第3次東巡途經博浪沙(今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張良帶著大力士在該地埋伏,俟秦始皇車駕來到時,著大力士把120斤重的大鐵椎,猛力向秦始皇座車擲去,可惜誤中副車,行刺失敗。

暴怒的秦始皇下令捉拿刺客,大索十日,追捕甚急,張良惟有改名換姓,逃往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當全天下都在通緝他的時候,一般人都會驚恐不安,草木皆兵,躲在家中或在友人的庇護下,足不出戶。未料,張良神色自若,居然敢在大街上「從容步遊」。

話說張良徜徉於下邳橋上,有一老人穿著粗布衣裳,走到張良跟前,故意把鞋甩到橋下,對著張良說:「小子,下去把鞋撿上來!」張良有些訝異,想要打他,但見他年老,忍下怒氣,下橋去撿鞋。老人說:「給我把鞋穿上!」說著把腳伸了出來,張良心想既然已經把鞋撿上來了,就蹲跪著替他穿上吧!穿好鞋,老人笑著離去,張良驚訝的注視著老人的背影。

老人離開約一里路,復折返說:「你這個孩子可以調教,五天後天亮時,跟我在這裡相會。」張良覺得事有蹊蹺,遂答應之。五天後的清晨,張良去到那裡,老人已在等候,很生氣地說:「跟老年人約會,反而後到,何事耽誤?」老人離去前說:「五天後早一點來相會。」五天後雞鳴時,張良就去了,但是老人又先在那裡,很不悅地說:「又來晚了,這是為什麼?」老人離開前丟下話:「五天後再早點兒來」。

第三個五天後,張良不等雞鳴,半夜就去了,等了好一會兒,老人出現了,高興地說:「應當如此」。老人拿出一部書,說:「讀了這部書就可作為帝王的老師,十年後就會發跡,十三年後你到濟北找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說完便在拂曉中消失了,沒有別的話留下,此後亦未再見這位老人。黎明時,張良一看老人家送的書,原來是《太公兵法》。

張良收到黃石公老人送的《太公兵法》後,日夜鑽研,韜光養晦,終於精通兵法,具鬼神莫測之機,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為韓報仇而輔佐劉邦滅秦。張良自謂「世受君恩,久叨榮祿,一朝國破,無以為家,一心想為韓國報仇」。

《史記.留侯世家》載有張良主要生平事蹟:秦末大亂之際,張良也組織義軍抗秦。本想投奔景駒,路上遇見劉邦,便歸從了劉邦。張良足智多謀,在歷史上留下諸多佳話。他輔佐劉邦平定天下,奇計百出,功不可沒。在降宛取嶢、入主關中、鴻門脫險、燒燬棧道、聯合諸侯對抗項羽、銷毀分封六國印信等歷史事件中,都少不了張良的獻計獻策。張良追隨劉邦南征北戰,最終幫助劉邦推翻秦朝,戰勝強楚,奪取了天下。集謀略家與政治家於一身的張良,他的智慧、品德和功勳,令其青史留名。

到了晚年,張良更依照黃石老人書上所寫修煉道術,運氣丹田,使自己身輕如燕,能夠遨翔天際。漢高祖劉邦駕崩8年後,張良去世(186),葬在龍首原(西安城北),諡文成侯,後世尊稱他為謀聖。

相傳赤眉軍造反時,有人盜張良墓,只見到一個黃石枕,那石枕迅速變化,就像流星一樣,墓中無屍。張良升仙後,做了太玄童子,在太清界伴隨太上老君。

正氣歌《在漢蘇武節》

蘇武字子卿,西漢杜陵(陜西西安東南)人,生於漢武帝建元元年(140),天漢元年出使匈奴,單于脅降,不屈,被羈留19年,仍持漢節。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始得還,官拜典屬國(類似今天的外交部長)。宣帝立,賜爵關內侯,蘇武圖像繪於麒麟閣上。

漢朝初建,北境不寧,常遭匈奴侵擾,邊民生靈塗炭,經「文景之治」,至武帝時,武略雄韜,國勢日盛,數次大敗匈奴,傷其主力,奪回被侵占的河西走廊,將匈奴驅逐至大漠以北,才使北境烽火暫息。

武帝太初4年(前101年)冬,匈奴響犁湖單于(匈奴王)亡故,其弟且鞮侯繼位為單于,欲與漢室修好,遂遣使送回被烏維單于(107)所扣留的漢使郭吉、路充國等人。為回報單于的善意,在天漢元年(前100年)三月,武帝派中郎將蘇武、副中郎將張勝及隨員常惠等出使匈奴,亦送還被扣的匈奴使者,並厚饋單于財物。

蘇武手持旌節,率領使團百餘人前往匈奴,完成使命後,且鞮侯單于正要派使者護送蘇武等人回漢,適逢匈奴內部發生謀反事件,因與副使張勝有牽連,單于大怒將蘇武使團扣留,不准返程,因單于對蘇武印象良好,就叫親近大臣衛律去勸蘇武投降,衛律威脅利誘,蘇武不為所動。

既然功名利祿與榮華富貴對蘇武起不了作用,單于乾脆對蘇武施以酷刑,迫其投降,蘇武仍然不屈;單于又將蘇武關在地窖中,斷絕飲食,蘇武飢渴時,只好吃地上的冰雪充飢解渴,但卻不肯背叛自己的國家,只求一死,絕不投降。

單于見蘇武心志堅定,不再幻想,便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的無人區放牧一群公羊,並說:「什麼時候公羊產奶了,就放你回去!」單于要讓蘇武寂寞地客死異鄉。蘇武手持旌節來到北海,白天在海邊牧羊,夜晚孤獨地住在荒野的帳篷裡。嚴冬季節,匈奴故意斷其食糧,蘇武只好就地取材,歷盡艱險,保住性命。

後元22(87329日)漢武帝劉徹駕崩,劉弗陵即位(漢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匈奴壺衍鞮單于新立,欲與漢朝親善。有一次,漢使來到匈奴,要求單于釋放蘇武,單于謊稱蘇武已死,漢使不明真相,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當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悄悄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漢使不便當面揭穿單于的謊言,便繞著彎對單于說,漢帝狩獵時射得一雁,雁足上繫有一封書信,言明蘇武還在北海牧羊。單于大吃一驚,以為這是天神相助,遂應允送還蘇武等人。

始元6年(前81年),蘇武不辱使命,歷經十九載後,當年百餘人的使團只剩下常惠等9人,返回漢廷。白髮蒼蒼形象憔悴的蘇武,始終拿著那根旃毛已落盡卻從不離身的旌節,皇帝和滿朝文武見之都深受感動。

蘇武羈留匈奴19年,習知邊地民族,歸國後被任為典屬國,專掌少數民族事務,常惠返漢後委其光祿大夫之職,留在宮廷作皇帝處理匈奴問題的顧問和應對事務,其餘同行者也各有賞賜。蘇武於漢宣帝神爵2(60)去世,卒年81歲。

此後,世人用 「蘇武牧羊」的典故,來表示對"志節高尚、忠貞愛國"的贊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唱:

蘇武牧羊北海邊

雪地又冰天 羈留十九年

渴飲雪 飢吞氈 野幕夜孤眠

心存漢社稷 夢想舊家山

歷盡難中難 節旄落盡未還

兀坐絕塞 時聽胡笳 入耳心痛酸

 

蘇武牧羊久不歸

群雁卻南飛 家書欲寄誰?

白髮娘 倚柴扉 紅粧守空幃

三更徒入夢 未卜安與危

心酸百念灰 大節仍不少虧

羝羊未乳 不道終得 生隨漢使回

正氣歌《爲嚴將軍頭》

嚴顏,東漢末年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生辰年不詳,卒年建安24(219)。初為益州牧劉璋部將,任職巴郡太守,鎮守江州(今重慶市渝中區)

建安17年(212年),劉璋懾於北方曹操的威脅,遣法正於荊州(今湖北)迎劉備入益州(今四川),當時嚴顏為巴郡太守,知道劉備入蜀事,曾說:「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認為這是愚蠢舉措,結果確如嚴顏所料。

劉備入蜀後初期與劉璋關係良好,劉璋更撥兵員給劉備並讓他督白水軍,進攻張魯。但劉備到了葭萌(今四川廣元市昭化區)後就不再前進。建安17年(212年)12月,劉備與劉璋決裂,並發動戰爭。劉備一直向成都逼近,諸葛亮、張飛和趙雲亦入蜀助戰,但劉備軍隊在雒城時受阻一年,直至建安19年(214年)5月,劉備圍困成都,劉璋才向劉備投降。

城破時,有關嚴顏的去向,說法各有不同。其一:建安19年諸葛亮率張飛等溯江而上,攻破江州,生擒嚴顏。張飛對嚴顏說:「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嚴顏回答說:「卿等無狀,不守信義,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張飛大怒,喝令將嚴顏斬首。嚴顏面不改色地說:「砍頭便砍頭,何為怒邪!」張飛動容,便釋放嚴顏,引為賓客。之後的事蹟,史料沒有記載。

其二:建安19年,劉璋兵敗失益州,被劉備流放到公安(今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嚴顏聞訊後,拔劍自刎於守土。此據,後人依照當今忠縣石寶寨相關文字的描述:嚴顏在被張飛義釋後,聽到成都城破的消息後就自殺殉主了。

貞觀8(634),嚴顏被唐太宗李世民追諡為「壯烈將軍」,其老家臨州(今重慶忠縣)也被改名為忠州,嚴顏還被追封為忠州刺史。後來,忠州人為紀念嚴顏,將其出生地取名將軍溪,所在地取名將軍村。縣城有嚴顏路、嚴顏橋、嚴顏碑等。

北宋大文豪蘇軾在經過嚴顏墓時,寫下:「先主反劉璋,兵意頗不義。孔明古豪傑,何乃為此事。劉璋固庸主,誰為死不二。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碪幾。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吁嗟斷頭將,千古為病悸。」

蘇軾胞弟蘇轍在《嚴顏碑》說:「古碑殘缺不可讀,遠人愛惜未忍磨。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訛。嚴顏平生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被擒不辱古亦有,吾愛善折張飛豪。軍中生死何足怪,乘勝使氣可若何。斫頭徐死子無怒,我豈畏死如兒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壯氣吞黃河。臨危閑暇有如此,覽碑慷慨思橫戈。」

文天祥在《正義歌》裡,將嚴顏列"四大忠烈"之首。依序: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正氣歌《為嵇侍中血》

嵇侍中,嵇紹也!嵇紹生於三國時代曹魏嘉平5年(253年)卒於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字延祖,譙國銍縣人(今安徽宿州),晉朝大臣,官至侍中,其父嵇康(竹林七賢之一,善彈廣陵散)

「竹林七賢」指的是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七位名人。史載:魏晉時期政局動盪,許多人追求名利、攀附權貴,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些人為了表達對險惡政局的不滿,不願同流合汙,轉而追求放蕩或以清談為主的人生,而「竹林七賢」就是這種風尚的代表。

嵇紹就是「竹林七賢」中嵇康的兒子,嵇康因罪被懲治,使得嵇紹在十歲時就失去了父親,而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山濤以「父子罪不相及」為由,把嵇紹推薦給晉武帝司馬炎,於是武帝就任命他為祕書郎(掌管圖書經籍)

據晉.戴逵〈竹林七賢論〉載,當初嵇紹剛到洛陽時,就曾經有人對王戎說:「昨天在人群中看到嵇紹,他那雄偉挺拔的模樣,就像是野鶴站立在雞群中,顯得非常突出。」後來"鶴立雞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的儀表才能超群脫凡。

至司馬衷繼位時(晉惠帝),嵇紹已在朝中擔任侍中(相當於宰相)一職。《晉書・忠義傳・嵇紹》: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於蕩陰,百官及侍衛莫不散潰,唯紹儼然端冕,以身捍衛,兵交御輦,飛箭雨集。紹遂被害於帝側,血濺御服,天子深哀嘆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故事說:永興元年(304年),嵇紹伴隨惠帝自洛陽發兵向鄴城進軍,討伐皇太弟司馬穎,最終司馬穎的軍隊於蕩陰獲勝(蕩陰之戰係八王之亂期間的一場戰爭),戰況慘烈,討伐軍不幸落敗,惠帝臉部受傷,隨行的官員死傷慘重,生還者或降或逃,只有嵇紹莊重地端正冠帶,挺身護駕。

當皇太弟司馬穎的軍士把嵇紹按在馬車前的直木上,惠帝說:「這是忠臣,不要殺他!」軍士回答:「奉皇太弟(司馬穎)之命,不傷害陛下一人而已!」於是殺害嵇紹,血濺到惠帝的戰袍上,嵇紹被殺,惠帝哀痛嘆息。戰事平息後,侍從要浣洗御衣,惠帝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掉。」惠帝感念嵇紹的奮勇護駕,堅持留下戰袍上的血跡。

嵇紹在八王之亂中捨身保衛晉惠帝而身亡,因而被晉朝作為忠臣頌揚,位列《晉書•忠義傳》之首。後世即因此以“嵇侍中血”指忠臣之志。

正氣歌《為張睢陽齒》

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

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

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這是中唐名臣張巡守睢陽(今河南商丘睢陽區)時的詩作,睢陽保衛戰雖因眾寡懸殊、糧盡援絕而告敗,但卻有力地遏止叛軍南下,保住了大唐半壁江山和江淮豐厚的財源,為大唐王朝贏得了反擊的時間和戰略物資。詩人韓愈評價這場戰役時,說:「無睢陽即無江淮,無睢陽即無大唐」。

史載:張巡生於唐中宗景龍2年(708年),字巡,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新唐書》本傳載為鄧州南陽)。張巡從小博覽群書,通曉戰陣兵法,年輕時就志氣遠大,不拘小節,結交的都是理想遠大者或寬厚長者,而討厭和庸俗之輩交往。

唐玄宗開元末年(741),張巡中進士,歷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令。安史之亂時,起兵守雍丘,抵抗叛軍。唐肅宗至德2載(757年)正月,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同羅、突厥、奚等部族精銳兵力與楊朝宗會合,共13萬人,南侵江淮屏障睢陽。

面對強敵,張巡、許遠(睢陽太守)、 姚閻(城父縣令)激勵將士固守,不足萬人的守軍,從早至午,接戰20餘次,士氣不衰。許遠自以才能不及張巡,推張巡為主帥,自己負責籌集軍糧和作戰物資。每戰皆捷,朝廷拜張巡為御史中丞、許遠為侍御史、姚閻為吏部郎中。

睢陽保衛戰,戰至8月,城中守軍只剩600餘人,仍堅守不懈。10月,城中糧食告罄,開始殺馬、羅雀、掘鼠、啃樹皮、吃紙張,甚至食人肉。當城中只剩400人時,有人主張突圍東走,但張巡、許遠認為:「睢陽是江淮屏障,而江淮是朝廷賦稅重地,經濟命脈,如果放棄睢陽,叛軍長驅直入,失去江淮,朝廷危矣!」決定依然死守,率軍民繼續浴血奮戰。109日,睢陽被叛軍攻陷,城中無一人投降,1124日,張巡被殺害(慘遭斷舌、肢解而死),時年49歲。

張巡最後一戰「大呼輒齒裂血面,嚼齒皆碎」,被俘後,敵將尹子奇問他何故如此,他說"恨不能殺賊報國",以至於牙齒咬碎,這就是文天祥《正氣歌》中「為張睢陽齒」典故的來由。

張巡與許遠等數千人,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前後交戰400餘次,斬敵將300餘首級、士卒12萬餘人,使叛軍損失慘重,有效阻遏叛軍南下之勢,保住大唐半壁江山。

唐朝若無張巡死守睢陽,就不可能有肅宗李亨在靈武小朝廷的喘息機會,亦無郭子儀、李光弼獲得戰略緩衝的戎機;肅宗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鄧國公,史稱張中丞。

唐宣宗大中2年(848年),張巡繪像入凌煙閣。至明清時,得以從祀歷代帝王廟。

正氣歌《為顏常山舌》

正氣歌《為顏常山舌》指的是大唐忠臣顏杲卿舌斷仍噴血罵叛賊的壯烈事跡。顏杲卿(692年756年)字昕,唐朝京兆萬年(今西安)人,出生於鴻儒世家,與大書法家顏真卿(709年785年)是堂兄弟。

顏杲卿年輕時以祖蔭任遂州司法參軍,為官清廉、性情剛烈、處事果敢,深受百姓擁戴。唐玄宗開元年間,吏部侍郎席豫見顏杲卿有才能就舉薦他作了范陽(今北京)戶曹參軍。天寶後期,玄宗沉緬聲色,怠惰政事,寵信范陽節度使安祿山。

安祿山蓄意奪取李唐政權,積極籠絡人才,見顏杲卿幹練,欲引為己用,便在天寶14年(755年)推薦顏杲卿任營田判官、常山郡太守(治所在今河北正定縣)。11月,安祿山率范陽、平盧兩鎮重兵15萬人馬發動叛亂,向南進軍。叛軍兵鋒甚盛,所經之處郡守縣令紛紛叛唐歸附,為其所用,情勢萬分危急。

叛軍不日開到常山城下,顏杲卿與長史袁履謙商議後假意出城迎接,安祿山大喜,便賞賜顏杲卿紫袍、袁履謙緋袍,以示褒獎。但又擔心顏杲卿存有二心,便把他的幼子顏季明扣為人質,並派李欽湊帶兵七千駐守在常山附近的土門(在今井陘縣)。

安祿山發動叛亂,顏杲卿憂心如焚。只能私下與平原郡(今山東德州)太守堂弟顏真卿、太原府節度使王承業秘密聯繫,共謀平叛事宜。一日,聞得安祿山命部將高邈返回范陽搬兵,便在藁城(今河北藁城市)驛館設計生擒。

然幾乎是同時,顏真卿派外甥盧逖奔赴常山,約顏杲卿一齊起兵,截斷叛軍後路。顏杲卿大喜,認為常山、平原互為犄角之勢,相與起兵,定可挫敗叛軍銳氣,遂假傳安祿山之命,讓駐守土門的李欽湊趕赴常山議事。夜間城門不開,李欽湊在城外驛館休息,顏杲卿派人前去探望,乘李欽湊醉酒擒殺,割下首級,屍體拋入館外的滹沱河中。

叛軍勢如破竹,唐玄宗聞風喪膽。為鼓舞朝臣鬥志,顏杲卿命長子顏泉明、真定縣令賈深、內丘縣令張通幽等人攜帶李欽湊首級,並押解高邈赴京。途經太原,太原節度使王承業欲把功勞據為已有,便厚賜顏泉明,打發他回去,卻暗中命人殺害,幸殺手不忍下手。

安祿山大將李欽湊被殺的消息,大大地振奮朝野民心士氣。此時,唐玄宗啟用郭子儀、哥舒翰、李光弼等人討伐安祿山,傳檄詔告河北,稱王師20萬由山西入土門。7561月,顏杲卿正式首義起兵平叛,河北諸郡紛紛響應,23郡中,17郡重新歸附朝廷,餘6郡仍被叛軍重兵把持。

常山郡是河北重鎮,北控燕薊,南通河洛,是安祿山南北通道的咽喉,又是唐軍出井陘下河北的要衝。所以,顏杲卿義旗一舉,切斷了安祿山從洛陽至范陽的驛路, 叛軍的補給線受阻,給安祿山一個沉重的打擊,有力牽制叛軍西進速度。

安祿山在洛陽聞報,只得撤回進攻長安的一部分兵力,派史思明率軍回救河北。顏杲卿兵單力孤,只得向太原節度使王承業求援,但王承業坐視不理,擁兵不救,顏杲卿苦戰數日之後,糧盡援絕,常山城陷,與長史袁履謙一同被擒。

顏杲卿不降,史思明當面將顏季明與盧逖同時殺害,把顏杲卿、袁履謙二人押至洛陽見安祿山。安祿山責問顏杲卿:「你本是一個小小的范陽戶曹,是我提拔才當上常山太守,你今天卻來反我,是何道理?」顏杲卿怒斥道:「你原本是羯族的放羊奴隸,大唐天子提拔你作了三鎮節度使,對你無比恩寵,你不知感恩圖報,反而叛變,天子又有哪一點對不起你呢?」

顏續罵:「想我顏家世代為唐朝忠臣,恪守忠義二字,雖然我是由你舉薦提拔的,難道就可以和你同流合污嗎?我為國討賊,死而無憾,唯一遺憾的是不能夠親手殺了你,以報答皇上的隆恩!」安祿山被罵得暴跳如雷,將顏杲卿綁在天津橋柱上,取刀割肉生吃。

顏杲卿不顧疼痛,依然痛斥安祿山的罪行,叛賊怒不可遏,命人鉤斷他的舌頭,說:「如何?還能罵嗎?」顏杲卿滿嘴噴血,依舊含糊不清地罵不絕口,直至命喪當場,卒年65歲。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追贈太子太保,諡曰忠節;唐德宗建中中期(約781年),又追贈顏杲卿為司徒,位列三公。

正氣歌《或爲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文天祥「正氣歌」裡所讚譽的“清操厲冰雪”指的是眾人皆知“割席斷交”的管寧。

管寧,字幼安,出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元年(158)北海朱虛(今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人,漢末高士,別號龍尾,是春秋時代齊國名相管仲後人。

史載:管寧身高8尺,美鬚眉,16歲喪父,因家境貧寒且孤身一人,親戚助他葬父,卻推辭不受,堅持用己之力自行處裡。管寧之妻早逝,有人勸他再娶,但管寧卻說:「每省曾子、王駿之言,意常嘉之,豈自遭之而違本心哉?」

年少時,管寧與華歆(157~232年)、邴原(158~208年),一起四處遊學,時人稱"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並結交當時名士陳紀(129~199年),以至德而聞名。

一日,管寧與華歆在園中鋤地,地上有塊金子,管寧視而不見照樣揮鋤,華歆卻撿起來瞧瞧後才擲到一旁。管寧生性淡泊名利,所以看見金子,不會撿起來,華歆則喜榮華富貴,看見金子,會撿起來,雖然最後將它扔了,但還是心動了。

又,兩人曾同席讀書,屋外有豪華馬車經過,管寧不作理會,繼續苦讀,但華歆卻放下書本出去觀看,心生羨慕,於是,管寧便把蓆子割開分兩邊來坐,說:「子非吾友也!」此即為“割席斷交”的典故。

因此,日後兩人發展也大不相同,管寧喜好做學問,雖然有當官的機會,但他都回絕,終其一生,都過著隱居的生活;而華歆熱衷仕途,在仕途上確實有所成就,最後當了太尉,尤其是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的主要推手。

東漢末年爆發黃巾之亂,諸侯割據,天下大亂,管寧不向南避亂而是向北行,與邴原及王烈等人一起到遼東。當他們抵達時,受到遼東太守公孫度的歡迎,刻意騰出驛館請他們居住,但管寧見過公孫度後,卻在山谷自結草廬而居。

追隨管寧的百姓也不少,就在他住所的周圍搭屋,比鄰而居,於是形成了鄉邑,一住就是20年,管寧在當地只講詩書,明禮讓,化民其德,讓在地人明禮義、知廉恥,他自己安貧樂道從不過問世事。

管寧一生,戴皂帽、穿布衣,處亂世而不同流合污的高士節操,時人愛戴。即使公孫康(遼東軍閥)意圖任命他為官,助己脫離東漢獨立,都因對管寧的敬重而不敢提出。管寧的教化,不久就風行了整個遼東,老百姓也都受到了管寧崇高道德的影響而移風易俗。

管寧每次和公孫度見面,只談有關道德方面的事,絕口不談其它。後來曹操迎漢獻帝後自任司空,曾辟命管寧,但遭遼東太守公孫康(繼承其父公孫度的職位)攔下不作通知。

後來中原漸次底定,到遼東避亂人士紛紛回鄉,惟獨管寧仍不打算離開。魏文帝黃初4年(223年),經司徒華歆推薦,帝下詔召還,管寧見當時的遼東太守公孫恭(公孫康之弟)懦弱,而其侄子公孫淵(公孫康庶子)富有野心,預料將來會奪權,於是帶家屬過海應徵,公孫恭當時親自送行,餽贈厚禮,但到岸後,管寧卻連同以前公孫度、公孫康的贈物,一併封還。

不久,曹丕又下詔以管寧為太中大夫,管寧固辭不受。太和元年(227年),曹叡即位(魏明帝),太尉華歆以患病為由請求退位,並讓位給管寧。明帝不接納,但接受推薦,下詔要任命管寧為光祿勛(皇家門房),更下令青州刺史派屬官到管寧家迎接上任。但管寧卻上書陳情,說自己德、功、才都不行,不能擔負「棟樑之任」,復加年老體衰,懇求還鄉。直至青龍年間(233~237),魏明帝仍多次徵召,管寧都未應命。

據說管寧從遼東回來時遇到暴風,其他船隻都沉沒,只有管寧所坐的船安然無恙,當時正值夜晚,四周無光,船家不知將船泊向何處可暫避風浪,忽見遠方有火光,船家朝火光駛去,到了一個小島,但島上未見人影,更無火燒過的痕跡。於是,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天佑好人,天護管寧! 」

管寧非常注重身心的純潔,把修身養性落實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回到故鄉後,都在一木榻上坐,數十年都沒有箕踞而坐(兩腿舒展而坐,形如畚箕,是一種隨意不拘禮節的坐法,故箕踞這種坐姿被視為失禮),而坐時膝頭位置的木榻,都已因多年受壓磨損而穿洞。

正始2年(241年),太僕陶一、永寧衛尉孟觀、待中孫邕、中書侍郎王基等人向魏帝曹芳推薦管寧,帝下詔以「安車蒲輪,束帛加璽」(表示皇帝對賢能者的優待)的禮節去請他。同年管寧病故,卒年84歲。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曰:「管寧淵雅高尚,確然不拔。」文天祥在「正氣歌」中盛讚管寧的清高節操,不為權祿所動,曰:「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管寧是真正的高士,淡泊足以稽古,廉白可以當世。

正氣歌《或爲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云。

回顧求學時期,小學教室外牆即繪有諸葛亮的畫像,標題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中學時,讀到諸葛亮寫給後主的《出師表》,老師除了要求背誦外,還說讀《出師表》不掉淚者,謂之不忠。後來,年歲漸長,方體會諸葛亮對漢室之忠,再讀《出師表》泫然淚下。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易學家。在世時被封爲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特追封爲武興王。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爲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家喻戶曉。

諸葛丞相是「託孤」重臣,給後主上表文,既不宜用訓斥的口吻,亦不便用卑下的語氣,寫得不卑不亢,方為得體。尤文中稱先帝,凡13次,情詞懇切,細品表文,從慮事到措詞,皆體現「諸葛一生唯謹慎」的精神,且顯露一代老臣的耿耿忠心,連鬼神都被諸葛亮的壯烈胸襟感動落淚。

《出師表》文思縝密周延,說理鞭辟入裡,尤文章作結處“臨表涕零”,更令人動容。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曾高度評價這篇表文:「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舟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蓑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實為至評!

回顧軍職時期,軍官團教育時戰術教官曾講述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教官說:諸葛亮北伐是要實現《隆中對》,也就是荊襄和益州兩路並進,從戰略上來看,非常正確而且高明。

那麼,北伐有什麼好處?

就政治號召言:堅持漢室正統,戰爭是最好凝聚國內共識的手段。

就軍事策略言:防禦最好的方法,就是攻擊、攻擊、再攻擊,以攻代守。

就整軍經武言:以戰養戰,從戰爭中獲取人力、物力和財力,因補於敵。

教官還說:人人讚賞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因為諸葛亮是頂級的易學高手,每次出兵前,明知勝負已定,但對於必敗的戰局,仍順應天象去演義。

走筆至此,不禁想起杜甫的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令人蕩氣迴腸,潸然淚下。

正氣歌《或爲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渡江楫”的主人翁,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即《聞雞起舞》的祖逖,民國50年代以前,曾列入小學四年級國語課本中,余迄今仍有印象。

祖逖,字士稚,晉武帝泰始2(266)生於范陽郡逎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幼時父母具喪,有兄弟6人。因為人豁達放蕩,不遵守世俗規矩,也不愛讀書,哥哥們很替他擔心,但輕財重義,經常接濟鄰里鄉親,因此很受尊敬。

元康元年(291年),朝廷爆發“八王之亂”長達16年,八王之亂衍生出“五胡亂華”,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冬,氐族首領李雄佔領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今山西離石),國號漢(後改為趙,史稱前趙)。係五胡建國開始。

故事從「永嘉之禍」說起:晉懷帝永嘉5年(311年)匈奴族劉曜率漢軍攻陷洛陽,大肆搶掠殺戮,皇帝被俘,中原大亂,懷帝永嘉74月被殺,愍帝立,改元建興。建興511(316/12/11) 晉愍帝投降劉漢,西晉滅亡。愍帝318/2/7被殺,年18

之後,晉室遺族避走中原,遷至江南地區建立王朝,設都建康,史稱東晉。當時祖逖率鄉親幾百家避難南下,途中甘苦與共,因富有謀略,被推為行主(主持行旅之事)。祖逖至泗口(今江蘇淮陰北),鎮東大將軍司馬睿任命他為徐州刺史,不久征為軍咨祭酒(軍中參謀長),移居京口(今江蘇鎮江)。

晉愍帝被殺後,司馬睿即位。祖逖見中原一片混亂,決心要振興晉室,上書司馬睿(晉元帝),力請北伐。祖逖道:「晉室之亂,並不是皇帝無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爭權,自相殘殺,給了夷狄可乘之機。如今北地百姓倍受蹂躏,都有奮起反擊之志。陛下如能命將出師,讓祖逖等人為統領,江北豪傑必定會望風響應,淪亡人士也會歡欣鼓舞。如此,也許可以申雪國恥」。

司馬睿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但司馬睿一心鞏固初建的江東政權,無心北伐,未給予作戰軍備,只給予一千人的糧食和三千匹布作為北伐物資,沒有盔甲和兵器,讓祖逖自己招募士兵、自己造兵器。

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祖逖帶著隨他南下的部曲百餘家北渡長江,行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此江。」言辭神色十分慷慨激昂,眾人無不感慨嘆息。於是到淮陰駐紮,建造熔爐冶煉製造兵器,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

不數年,祖逖便擁有了一支規模數萬人,且戰鬥力强悍的軍隊,尤在與羯族石勒、石虎的作戰中連連取勝,收復失地,進逼黄河。祖逖曾收葬無名枯骨,並為之祭祀,百姓深受感動。有一次祖逖設置飲酒大會,耆宿中,有高坐流涕者說:「吾等雖老矣!可在此時能得這種父母官照應,死也無憾!」於是唱歌,曰:「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祖逖深得人心,好友劉琨與故舊寫信,滿紙盛讚祖逖威德。於是上詔,晉升祖逖為鎮西將軍,祖逖屢敗石勒,逼得石勒對部下下令:「不得主動與祖逖的軍隊發生軍事磨擦」。

自古即有「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滿天下者不賞」定律。祖逖因功勳巨大,受到朝廷忌憚,晉元帝大興4年(321年),朝廷命征西將軍戴淵出鎮合肥,以牽制祖逖的北伐。祖逖目睹朝内明爭暗鬥,國事日非,憂憤而終,卒年56歲。豫州士卒百姓,如喪考妣,譙梁百姓為之立祠。後來朝廷冊贈祖逖為車騎將軍。

祖逖是東晉名將,只帶著少數部屬渡江北進,迎擊胡羯,擊敗石勒,收復河南,那中流砥柱、擊楫渡江的雄心壯志,讓人動容。但朝廷積弱不振,皇族與世族爭權奪利,使得祖逖無法安心收復河北,導致東晉的北伐大業功敗垂成。

晉安帝元熙2(420) 劉裕篡位建立劉宋王朝,東晉滅亡。中國邁入紛爭不斷、戰端四起的南北朝時代。

正氣歌《或爲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北宋婉約派詞人晏殊,任輔弼大臣(位同宰相)時曾用笏板打朝臣,把那人的牙齒都打斷了,但文天祥說的是用笏板擊賊的中唐名將段秀實。

段秀實原名段顏,字成公,唐玄宗開元7(719)生辰, 隴州汧陽(今陝西千陽)人。幼讀經史,稍長習武,為人孝順,忠厚果決,終棄文從戎。

天寶4(745),段秀實跟隨安西節度使馬靈察征伐護蜜國(達摩悉鐵帝國)立下戰功,被拜為安西府別將。天寶7載(748年),高仙芝接任安西節度使,3年後,任命段秀實為隴州大堆府果毅(副統軍),又2年,封常清接任安西節度使,段秀實因戰功升為綏德府折衝都尉(正統軍)

安史之亂,段秀實每役皆戰功彪炳,多次拔擢,戰亂平定後,段秀實兩度授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鎮北庭行軍及涇原鄭潁節度使(764~768年)、(777~780年),總攬西北軍政,任內邊患稍減,使百姓安居樂業。唐代宗大曆14(779),加檢校禮部尚書,封張掖郡王。

唐德宗建中2年(781年)2月,宰相楊炎奏請實施元載(前宰相)生前提出的在原州修築城堡的規劃。德宗就派遣中使詢問涇原節度使段秀實此舉的利弊,段秀實直言不諱地指出:「凡安邊卻敵之長策,宜緩以計圖之,無宜草草興功也。又春事方作,請待農隙而緝其事。」楊炎聞之大怒,認為段秀實摯肘,於是解除段秀實節度使的職務(剝奪兵權),徵召入朝為司農卿,掌管國庫收支、穀物和貨幣。

德宗建中4年(783年),涇原兵變,唐朝將領朱泚(742~784年),占據長安。此人自代宗大曆9(774),入朝面聖,後來請求留在長安,因自安史之亂以來,河北諸帥皆擁兵不朝,故朱泚至長安時,皇帝親自慰勞,臣民觀者如堵。後來朝廷更任朱泚為隴右節度使、鳳翔節度使數個要職。

涇原兵變,德宗出逃奉天(今陝西乾縣),譁變的士兵一起擁立朱泚為首。朱泚要司農段秀實協助他登基,段秀實竟搶下鄰座朝臣源休的牙笏,舉笏就打,並對朱泚吐口水,大罵狂賊,朱泚的衛士立即圍住段秀實,刀劍齊下。此時朱泚一手蒙住傷口,一手亂揮意圖阻止急道:「義士也,勿殺!」但為時已晚,段秀實卻已忠勇殉國了,卒年65歲。史稱「自古殁身以衛社稷者,無有如秀實之賢」。

唐德宗在聽到段秀實的死訊後,很悔恨當初沒有任用他,哭了許久。興元元年(784年),追贈太尉,諡號「忠烈」。唐憲宗元和4年(809年),段秀實與平朱泚之亂的功臣李晟,一同配饗唐德宗廟廷。

中唐詩人柳宗元後來將所聽聞的段秀實逸事寫成〈段太尉逸事狀〉一文;文天祥將朝笏擊打朱泚事跡,寫入正氣歌「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弘揚愛國精神與民族氣節。

後語

文天祥暨所列的十二位聖賢,其事蹟可歌可泣,因此國軍歸納為軍人武德「智、信、仁、勇、嚴」,做為軍人最高尚的氣節象徵,表現在人人能「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的節操。

也因此,國軍在台能生聚教訓,從早期的克難運動走出陰影,在「毋忘在莒」感召下,枕戈待旦,又從「勤儉建軍,勤儉建國」邁向「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的境界,全體將士忠於良知,達成國軍保國衛民的使命。

吾退役多年,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一顆不變的心就是熱愛這塊土地,這塊自己曾用血汗與光熱貢獻出畢生青春所捍衛的土地,至死不渝

心得

目前,全世界疫情嚴峻,台灣的狀況算是較緩和的,因為有許多的修行人及慈善團體在護持,每日誦經集氣迴向,以“浩然正氣”驅離邪惡穢氣,期使疫期早日結束,回歸地球村的運作。

此刻,疫情帶給全球的災難,何嘗不是大自然的反撲,然而人類是否認真檢討,有所反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