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23-22-57-55-690_deco.jpg

19-05-23-22-57-36-497_deco.jpg

前言

讀易經,學生我本無資格,誠如孔聖人因材施教,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教易經是有條件的,孔子認為資質不夠的人是不能聽易經課的,一語切中,因在下資質愚魯,慧根淺、悟性低,就是孔子所說的「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一、幸得明師

慶幸的是,徐錦文老師教〈易經〉有教無類,上至長青學苑的高齡老叟,下至讀經班的稚齡孩童,全都傾囊相授,毫不藏私,雖然愚魯的我對易經的卦象、卦理,難窺堂奧,但對徐老師每次引用寓言故事或播放影片的情節,都興致高昂,學生聽老師講故事,尤其有〝道〞的故事,焉有不高興之理?

今天易經課講《繫辭上傳》,進度至第三章與第四章。老師說人的一生能逢大凶大吉者甚少,多在悔吝之間,雖然在下聽得懵懵懂懂,一知半解,但曾獲老師鼓勵,沒有慧根要會跟,尤其要跟對老師,這點在下倒是明瞭,因為好的老師帶你進天堂,不好的老師帶你住套房,而徐錦文老師出類拔萃、箇中翹楚,跟著徐師習易必能啟我蒙昧。

二、影片啟示

課程中,老師引用了好幾則故事,故事從一部影片說起,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所製作的紀錄片《地球脈動》敘述:一隻海鬣蜥被蛇群圍攻追殺,海鬣蜥以飛快的速度不停狂奔逃命,一度被蛇群纏繞,驚險萬分,同學們看得是驚呼連連,所幸牠找到空隙脫逃,快馬加鞭地趕緊爬上岩石,還差點被尾隨而至的蛇咬到,最後爬上岩石頂端和媽媽會合,成功逃過一劫,過程中險象環生。

影片告訴了我們甚麼?當然由觀賞者自行解讀,觀眾在不同的角度,自然會有不同的看法,誠如佛家所言: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造業個人了。但學易之人知曉,上天雖有好生之德,惟那隻海鬣蜥前世必定有修。

三、兩個和尚

老師轉到《窮和尚與富和尚》的故事:話說,在四川有兩位和尚,一富、一窮。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要到南海去取經,你覺得如何?」富和尚問:「你怎麼去呢?」窮和尚答:「我憑著兩隻腳及一個缽。」富和尚聽後語帶揶揄,說:「好幾年來,我一直想去南海取經,但始終在考慮是坐馬車走陸路?還是乘船走水路?致迄今仍未成行,你又憑什麼能去呢?」富和尚之意是,四川至浙江路途約有兩千公里之遙,況且還須搭船渡海,談何容易!窮和尚不再多言,向富和尚道別後,隨即啟程,一路托缽化緣,到浙江寧波時觀音菩薩感其心誠,庇佑搭上朝聖船,安抵普陀山。一年後,窮和尚從南海取經回來,去找富和尚告訴他取經的過程,富和尚聽罷,羞愧不已!

窮和尚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的決心與毅力,他為了理想和目標而奮勇向前、勇敢邁進。常言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唐朝,法眼文益禪師也是一位非常重視積極實踐的禪者。有一次一位學生問他:「什麼是人生之道?」法眼禪師直截了當回答:「一願叫你行,二願也叫你行」。

因此,老師一再強調:「讀易經如果只停留在會背誦是不夠的,一定要即知即行,這才能在生活與工作中發揮效力和創意。」老師之意,易經生活化,時時專心聽、用心學、恆心做,做我所說,說我所做,就能達到〝自覺覺他〞的境界。

四、蕭衍修佛

故事衍化到南朝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時代南梁開國皇帝,師說梁武帝是為中國佛教奉獻最多的一位國君,曾三次捨身出家,皆被群臣以鉅額捐款贖回「皇帝菩薩」。

有一天,梁武帝問當朝國師誌公禪師:「朕為佛教奉獻這麼多,朕的功德有多少啊?」禪師:「回皇上,毫無功德。」帝大怒:「放肆!朕奉獻這麼多,你竟然說朕毫無功德?」禪師:「皇上,您的奉獻確實是功德無量,可是,您如果想要算算看有多少功德的話,那就毫無功德了。」梁武帝頓悟,從此更無私的奉獻,並為去世的惡皇后(欷氏)寫了須唸十日的懺悔文,最後使惡皇后的靈魂得到超渡,這十日的懺悔文就是流傳至今的《梁皇寶懺》。

師說梁武帝的作為,不算是功德只能說是福德,功德與福德兩者截然不同,捐錢救濟這種對色身有助益的佈施是福德;而有益於靈性成就得渡的才是功德。功德是透過修行、接引讓人的靈性有機會得渡,成就無上菩提,這是無相功德也是真功德,可以超凡入聖、一頓超三界。

五、誌公禪師

老師繼續說著梁武帝與誌公禪師的故事:有一次梁武帝興致勃勃地邀請誌公禪師去看戲,兩人坐在一起,當戲班子知道是皇帝看戲而且還請了國師一同看戲,演出自然格外賣力,把戲演得非常精采。

戲畢,梁武帝興高采烈地問誌公禪師:「今天的戲,好看麼?」禪師說:「我不知道。」帝再問:「戲唱得好聽麼?」禪師仍說:「我不知道。」武帝對禪師回答兩次不知道,心中納悶,禪師和朕坐在一起看戲聽戲,既未打瞌睡亦未做他事,何以說不知道呢?

誌公禪師對梁武帝說:「陛下,我們出家人,生死事大,每天辦道都來不及,那有工夫看戲!」禪師續說:「陛下如果不明白,就請明天戲照演,同時令刑部挑出一位要處死的罪犯,命他雙手捧一盆水頂在頭上,跪著看戲。然後再對罪犯說,戲演完了,這盆水一點都沒灑出來,立刻無罪開釋;如果戲還沒演完前,盆中水灑了出來,立刻處死。」武帝當時不知禪師何意,只好下旨照辦。

次日,梁武帝與誌公禪師依舊一起看戲,這個罪犯捧著一盆水頂在頭上,跪在台前看戲,戲演完後,這個罪犯盆中的水一滴都未灑出來。禪師請梁武帝去問罪犯:「今天的戲好看麼?」罪犯回稟:「不知道!」又問「今天的戲唱得好聽麼?」罪犯依然回稟:「不知道!」武帝質問:「你跪在戲台前看戲聽戲,為什麼會不知道?」罪犯戰戰兢兢地說:「皇上,罪民心裏顧著這盆水都來不及,那有心情看戲聽戲。」罪犯答得居然和誌公禪師一模一樣。

此時,梁武帝才恍然大悟,明白「心不在意,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道理。這名罪犯就跪在戲台前聽戲看戲,為什麼也說不知道呢?很明顯事關生死關鍵時刻,他的注意力是完全集中在這盆水上。畢竟,生死是人生大事。

師說,故事充分說明了我們平日修行念佛,要專心一意來念佛,自念自聽,臨命終時往生西方就大有希望。師指出「人間告別式,天堂迎新會」易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六、莊周夢蝶

記得老師在課堂上引述過《莊周夢蝶》,莊子以故事的形式對此進行了如下闡述:「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蝴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師說:「莊子有一天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夢醒之後發現自己還是莊子,於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莊子夢到的蝴蝶,還是蝴蝶夢到的莊子?」在這裡,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如果夢足夠真實,人沒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夢。

老師分析:在一般人看來,一個人在醒時的所見所感是真實的,夢境是幻覺,是不真實的,然莊子卻以爲不然。雖然,醒是一種境界,夢是另一種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莊周是莊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莊周看來,他們都只是一種現象,是道運動中的一種形態,一個階段而已。

老師點出,事實上,莊子在用一個最簡單的寓言,來說明每一個人最沉重的疑問,即〝生死問題〞。老師強調,唯有求〝道〞才能解脫人的生死。

七、三界火宅

至於老師說的「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因學生我非佛教徒,一時難以理解領會,下課後找到〈人間福報〉刊載星雲說偈《三界火宅》:三界,指有情眾生居處的世間,依其境界分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眾生果報雖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都屬於迷界,還在生死輪迴之中,故又稱苦界、苦海。

三界之內,雖然一界比一界高,但「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為什麼無安?因為無常,三界仍屬於有為法,時間一到都會壞滅。即使到了無色界,經過八萬大劫,世界壞滅時會經歷水災、火災、風災等苦難,就如同世界末日來臨一般。猶如我們常聽到世界上哪個地方發生海嘯、森林大火、地震、風災等大自然災害,真是讓人有置身火宅之感。要如何尋找一個平和安樂的地方呢?師說只有求道,走向聖道,就能遠離眾惡,進而出離三界輪迴,不受諸苦侵擾。

八、悟了自度

之後,故事說到〈一花開五葉〉之《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故事略以:唐朝武則天年代的某日清晨,一位身著灰色打滿補丁的瘦小青年,肩挑一擔柴,行色匆匆在鄉間小道。瘦小青年步履略顯沉重,或許走累了,在路邊的一間宅院前將柴擔放下。這時,宅子裡傳來誦經聲音,經文是《金剛經》中的一節,其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句,傳入青年之耳,產生強烈感應。於是,青年便立即詢問何處可學此經,這一天,青年的命運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立志出家,他便是後來被稱為禪宗六祖的惠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徐老師從五祖弘忍大師聞偈切入:翌日五祖獨自悄然來到舂米作坊,目睹青年身繫石頭舂米的模樣,無限感慨〝熱心求道之人,乃忘我者也。〞於是問:「米舂好了嗎?」暗喻〝已經悟道了嗎?〞青年答:「米早已舂完,只是尚未篩過。」意思是雖已得悟,但還沒有整理妥當。五祖隨即在青年身上以禪杖敲了三下,暗示三更時分來我住持室。莫說三下,倘老師在我身上敲三百下,吾恐亦難頓悟。

是夜子時,五祖向青年宣講《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青年對自身之悟有了絕對的自信,喜形於色。五祖見狀,欣慰地叮囑青年:「即使通讀萬卷經書,若不能認識自身,也是沒有任何益處的。一旦識得本心而開悟,即可稱佛。」說罷便把〝衣、缽〞(袈裟和法器)授予青年。

由於青年既未出家,亦未坐過禪,這樣就成了五祖的嗣法,其他僧眾自然是難以信服。為了青年的安全,也為了日後好生護法,在五祖安排下,青年便肩負行囊,攜帶五祖傳授的衣缽,星夜上路,以避僧災。

當五祖把青年送至九江潯陽驛,吩咐:「你快上船!」拿起搖櫓即行船。青年卻道:「師父!請您坐著,應該由我來搖櫓。」五祖曰:「合是吾渡汝。」青年回曰:「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師說,這是五祖和六祖打的機鋒。

結語

最後,老師結論:「青年沒有辜負五祖的重托,在其後的歲月裡他隱遁修持,閉門鑽研佛法,直到十五年後,才落髮登壇,正式出家,並取法名惠能,世稱禪宗六祖。」故事聽完,師問台下學生:你從何處來,為何而來?

108/5/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