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文學成就

詩詞欣賞課,陳玉燕老師講述曹丕的作品《雜詩》,而《感離賦》列下週進度。提到曹丕首先聯想到是曹植的七步詩,曹丕嫉妒胞弟曹植的文學才華,令七步內成詩,要包含兄弟之意而無兄弟二字,否則將其處死。

曹丕(187年—226629日),字子桓,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次子(武宣卞皇后嫡長子),父逝,承襲魏王封號與丞相大權,迫漢獻帝禪位,篡漢建魏,史稱曹魏,226年駕崩,卒年40歲,諡文皇帝,廟號高祖,葬於首陽陵。

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及其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與父親曹操、其子曹叡並稱「魏氏三祖」。

興立文化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下令恢復太學,建立儒家思想教育機構,傳播儒家經典。後又對經學典籍進行收集和整理,鼓勵士人學經注經發展文化事業。

黃初二年(221年),下令人口十萬以上的郡國每年察舉孝廉一人,如有特別優秀的人才,可以不受户口限制。

黃初三年(222年),又頒佈《取士勿限年詔》,以打破年齡界線,提出 無論老幼只要“儒通經術,吏達文法”都可試用的用人之法。

黃初四年(223年),在原來漢室樂舞的基礎上制禮作樂,朝堂之上宗廟之中演奏起正世樂、迎靈樂、武頌樂、昭業樂、鳳翔舞、靈應舞、武頌舞、大昭舞、大武舞。

黃初五年(224年),封孔子21代孫~孔羨為宗聖侯,享食邑百户,重修孔廟,在各地大興儒學,立太學,置五經課試之法,設立春秋穀梁博士。

文學成就

◎詩歌

曹丕詩歌形式多樣,而以五、七言為長,語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則委婉細緻,回環往復,是描寫男女愛情和遊子思婦題材的箇中能手。

代表曹丕詩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據考寫於建安12(207)曹操北征三郡烏桓期間,採用樂府體裁,開創性地以句句用韻的七言詩形式寫作,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燕歌行》從「思婦」的角度,反映了東漢末年戰亂流離的現狀,表達出被迫分離的男女內心的怨憤和惆悵。

◎賦

詩歌筆法影響著其賦的風貌,詩體之賦為其賦作品的特點,具有明顯的標誌性意義。曹丕所創作的二十八篇賦作,其中有序者共有十六篇。內容上來看以抒情和詠物為主,體制方面一改漢大賦之鴻篇巨幅,成為短小精悍的行情小賦。內容以真情的筆觸觸摸到社會現實,並將個體的喜怒哀樂帶入賦中。

◎典論

曹丕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著作,寫於曹丕為魏王世子時,文中要點有:

以班固和傅毅為例,說明「文人相輕」和「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的做文學家的不自見己身的缺點,只看到別人的小缺失就加以嘲諷,對於別人的優點卻視而不見。

評價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的文風:「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建安七子”稱謂由此而生。

感想

上週二詩詞欣賞課,老師問台下:「認為曹丕是“建安七子”者,請舉手!」後學汗顏,印象中曹丕與建安文學有關,遂舉手,結果,錯得離譜,不禁驚訝記憶力衰退得如此快速。

老師糾正說:「曹丕與父親曹操、胞弟曹植,是建安文學文壇巨匠“三曹”,不是建安七子成員。後人所稱“建安風骨”指的就是三曹與建安七子。今週日,複習後筆記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