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067.JPG

IMG_4068.JPG

IMG_4069.JPG

IMG_4070.JPG

IMG_4071.JPG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柯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高雄港港史館」,學員們佇立在館前,除了門牆上貼有告示「內部整修中,暫停對外開放」其他,不覺有何異樣。

柯老師要學員們仔細觀察,方有幾位觀察敏銳的同學發現這棟建築真的是「豈止不大一樣,簡直是大不一樣」於是開始指出其中的特色,在下眼拙,對於它的蹊蹺,說不上來。有同學猜測說它是未完成的建物,亦有同學質疑當初設計圖是如何經由上級批准的?頓時成謎,總之,它是一棟奇妙的建築。

「高雄港港史館建於公元1916年,隔年完工,是日據時代高雄港第二期建築工程的一部分,由治台總督府土木局承建,建築特色:正面外牆、窗戶採兩側不對稱設計,另三面外牆、館內裝飾亦各自表現,呈現多元建築裝飾元素,重要的是毫無任何不協調的感覺,非常特殊難得。後來雖經整修,仍沿用原有木窗、小型口窗、一樓天花板及柱頭、門楣等,整體維持本來樣貌。」柯老師揭開謎底,如是說。

柯老師帶領學員繞著建物邊走邊說:「建築為地上2層,屬於古典系中的英式磚造建築,紅磚外加白色飾帶,平拱入口,上方以圓拱開窗並外飾陽台,窗戶開口均以白色斬石子作裝飾,立面附壁柱為古典柱式中的托次坎柱式的變形簡化,柱身為紅磚,柱礎以洗石子材質模仿石材基座的厚實感,屋頂、牆身、基座與附壁柱約兩大部分作整體立面設計。最特殊的是,挑高的樓板也有鑽孔洞的設計,這通常用於木造屋,以利排水與通風。」接著,柯老師如數家珍般地說:

這棟建物初期是治台總督府財務局派駐打狗港(高雄港)區專責徵收砂糖消費稅的官吏出張所的辦公廳舍。之後,一樓作為稅關高雄支署的碼頭派出所的辦公廳舍,1934年間台灣稅關組織進行重要改制,193681日位於今日1號碼頭的高雄稅關新廳舍完工,98日進駐開始辦公,同時結束稅關在3號碼頭辦公的階段。1943年治台總督府基於戰爭動員體系需求,整合為高雄港務局,1945年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繼續沿用,成為港務局本部,隸屬於當時的省政府交通處,辦理高雄港相關業務。

1994年,因主體結構開始發生傾斜狀況,將港務局本部遷移至哈瑪星新大樓後,原本計畫拆除,但因具備特殊歷史文化價值,有著不可取代性,經高雄市政府決議予以保留;而為保存高雄港相關歷史文物,1997年高雄港務局開始進行整修,歷5年,於2002年完工,1128日配合港務局週年局慶,正式對外開放,並正式命名為「高雄港港史館」。

課後在下回憶史料,日據時期的高雄港,是日本運補南洋作戰軍需的重要港口,二戰末期日軍已是強弩之末,19441012日高雄港成為盟軍空襲對象,碼頭、倉庫、起重設備及港邊設施、建物,幾全炸毀,神奇的是居然未炸中這棟建物,難道是它〝不對稱的設計〞奏功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