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週二「文學欣賞」班,張忠進老師正好有解析宋代理學家朱熹的組詩作品《觀書有感》二首。今週四「經典看人生」徐錦文老師在課堂上朗誦慈悅書院懸掛的朱熹真跡《觀書有感》詩句。

兩位老師不約而同都述及《觀書有感》,於是下課後翻出陳玉燕老師在鳳山長青學苑任教時,所闡述此課的筆記,此筆記後學有收錄於「文學詩詞欣賞班」一書中,今翻閱筆記自我複習外,並複製分享同學,行以朋友講習。

朱熹《觀書有感》二首(104/7/7筆記)

陳玉燕老師首先介紹作者,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考亭,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生於福建路南劍州尤溪縣(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南宋時期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

紹興18年(1148年)朱熹19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等職,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講學。晚年遭遇慶元黨禁,被列為“偽學魁首”,削官終生不得出仕。慶元6年(1200年)逝世,享年71歲。後被追贈為太師、徽國公,賜諡號“文”,故世稱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他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閩學代表人物,被後世尊稱為朱子。他的理學思想影響很大,成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學。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作者簡介完畢,接著老師帶領學生們誦讀一遍後開始解析這首《觀書有感》: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詩,全詩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半畝方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內,是朱熹年少讀書之所。)註:鄭義齋館於寶祐元年(1253)經宋理宗趙昀題匾為“南溪書院”。

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為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

句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俗話說:「讀書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這首詩也是借助形象說理的詩。它以泛舟為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習有關的道理。

一、二句“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其中的“艨艟”是攻擊力很強的巨型戰艦。因為昨夜下了大雨,江邊春水,萬溪千流,滾滾滔滔,匯入大江,所以本來擱淺的“艨艟巨艦”,就如羽毛般輕浮起來了。

三、四句“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說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此時春水猛漲,巨艦卻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

老師說,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蘊含的客觀意義是強調藝術靈感的勃發,足以使得藝術創作流暢自如。 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個問題,經過學習忽然有了心得後寫下來的,點出了窮理的重要。

從老師的講解中,學生我得到啟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

欲睹朱熹真跡的同學,請於本週六、日(12/1012/11)駕臨徐老師創辦的慈悅書院,必驚豔連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