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200510_164829.jpg

「接下來進行第四輪,我們每人就說個有關"君子之交"的故事吧!重溫歷史,可以喚醒沉睡的記憶。」大夥兒鼓掌通過,同意大哥提議。

未說故事前,老哥哥先朗誦一首詩,那是明代中葉內閣首輔既是文學家又是書法家的李東陽(1447~1516)所作《詠羊、左》詩,頌揚羊、左精神:

山深雪寒路坎坷,兩死何如一生可?

桃才自信不如哀,君若有功何必我?

楚王好士得燕才,燕家未築黃金台。

當時同室何為哉?吁嗟乎!

樹中餓死安足戚?何似西北采薇食!

八位弟兄一聽,雖知道故事的典故,但都興高彩烈地聆聽大哥說這對段令人動容的故事,話說:春秋時期,楚王崇儒重道,廣納天下學士,聞風而歸者不計其數。有一賢士左伯桃,身懷濟世之才,胸有天下之智,聽聞楚王禮賢下士,便收拾行囊,辭別親友,直奔楚國而來。

一日行至雍地(約在陝西寶雞附近),天氣驟變,風雨交加,左伯桃只得尋個地方避雨,舉目四望,只見前方竹林中有間茅屋隱隱透出燈光,逕自奔去。茅屋主人正是羊角哀,亦是讀書人,具有王佐之才,經綸之志,奈何諸侯爭霸互相吞併,恃強凌弱,為避戰禍只好隱居於此,過著耕讀生活。

左伯桃敲開茅屋房門,道明來意,羊角哀便急忙把伯桃迎進屋裡,拿了乾淨衣服給左伯桃換上,並生火烘乾他的衣服。二人互報姓名,始知都是讀書人,更加親近,言談之間互相仰慕。兩人初識,卻似多年好友,剪燭西窗促膝長談,直到翌晨才累極睡去。

未料,雨下了整整三天。這三天伯桃與角哀談得很投緣,伯桃覺得角哀之才,倘埋沒了實在可惜,便勸他一起去楚地,一展抱負。角哀聽了有理,也簡單的收拾行李,與伯桃一同往南方去。

天候實在不佳,經過岐山時遭遇暴風雪,伯桃便對角哀說:「這一路前後百里無人煙,我們衣薄食少,若集中給一個人,還能有活下來的機會,倘兩人同行,必定雙斃,我不能拖累你,你快穿上我的衣服,見到楚王,若得以重用,再回來葬我,也不負我們二人相識一場。」話沒說完,衣服已脫下。

伯桃用最後一口氣說:「賢弟,我在家中苦讀三十餘載,只為造福桑梓,如今想想,竟無一日舒心,有幸遇見你,才讓我覺得此生沒有白活。你學識見地皆優於我,有你在定能造福百姓,我可以安心的去了。」說罷,神色一變,沒了氣息。角哀撫屍痛哭道:「此去若是能得重用,必定回來厚葬兄長。」取了衣物糧食,把伯桃屍身埋在桑樹下,哭著離去。

抵達楚國,羊角哀憑著過人的見識和出色的才學,果然受到楚王的賞識與器重。角哀拜謝楚王,並說了伯桃之事,請求楚王允許他去葬了兄長。楚王感他大義,應允他去。羊角哀回到岐山,尋得伯桃屍身,大哭一場,以士大夫禮儀,尋個風水寶地厚葬了伯桃。

後記

是夜,角哀獨坐燈前,想著兄長,哀傷不已,突然陰風颯颯,燭火頓滅。羊角哀怒叱:「什麼人裝神弄鬼!」只見伯桃從遠處緩緩飄來,羊角哀大驚,問道:「兄長陰靈來此,必是有事,是何緣故?」

原來他的墳冢與荊軻墓相鄰,荊軻每夜都仗劍來罵:「你無名小卒,竟敢建墳與我上肩,若是不速速離去,我必發墓取屍,棄之荒野!」左伯桃文人一個,荊軻何許人也,怎能與他相鬥?只得來尋羊角哀,望能改葬別處,免此禍端。

羊角哀聽了自是憤怒,次日便到荊軻墓處罵道:「你是燕國一介匹夫,受太子奉養,委以重託,卻不堪大任,喪身誤國,算什麼英雄!我兄長是一屆名儒,仁義廉潔之士,你竟敢強迫於他!再敢如此,我就毀了你的廟堂,掘了你的墳冢!」罵畢,又去了伯桃墳前,道:「兄長不必擔心,他再敢來,你報於我知。」

不料當夜,左伯桃再次哽咽而來,說那荊軻厲害的緊,又來辱罵自己,仍望賢弟早日另尋葬處,免受此禍。羊角哀聽了,十分氣憤,奈何自己是陽世之人,陰間之事插不上手,可自己兄長備受欺凌,斷難再忍,想了一夜,終於做出了決定。

他返回楚國,上表楚王說:「兄長陰間受此欺凌,我必要助他,奈何陽世管不得陰間之事,只能了斷了自己,到陰間與大哥爭個公道。望王上聽納臣言,永保山河社稷。」話畢,拔劍自刎,楚王救之不及,感其大義,將他葬在左伯桃墓旁。

羊角哀下葬當夜,風雨大作,喊殺之聲響徹百里。第二日,荊軻墓毀,其白骨散落一地,廟堂也被燒了個乾淨。使者將此事上報楚王,楚王感其義重,加封羊角哀為上大夫,並敕賜廟額曰:「忠義之祠。」樹碑記事,世人感其德,從此香火不斷。荊軻之靈,自此絕矣。

附記

清代《藍田縣誌》中記載的「荊軻墓」,被誤認為是「荊軻墓」,2009~2010年,經中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該墓進行發掘考證,墓主人的身份極有可能是漢武帝之女~漢昭帝的姐姐鄂邑長公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