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藍眼淚」之名不脛而走,應是近年之事,依馬管處資料顯示,係其同仁顧哲嘉先生於2012年無意間發現,由於顧先生本身熱愛拍照,某個夜晚他獨自到海邊拍照,慢速攝影之下發現海面竟散發淡淡藍光,這讓他驚訝不已,也相當好奇。

    於是,夥同攝影達人王敦濤等人,一同再前往海邊進行拍攝,發現藍眼淚數量驚人,決定撈起一些海水請教科學領域的專家。藍眼淚到底是什麼?目前有藻類與蟲類兩種說法,經過多年的科學研究,有學者說是夜光藻、渦鞭毛藻,也有人說是介形蟲。

    事實上,馬祖當地老漁民均表示,藍眼淚早在他們小時候就有了,每天破曉時刻就得出海捕魚,每次將船槳划動時,海面上都會發出微微藍光,但因從小看到大,並不認為有何稀奇,未料,對現代人來說,卻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畫面。

    其實,30年前筆者在馬期間,夜晚偶而聽到的零星槍聲,就是第一線據點哨兵發現海岸有不明發光體,誤認是對岸水鬼潛泳前來摸哨,其發光體是蛙鏡鏡片反光,故開槍欲將上岸水鬼擊斃。開槍射擊的據點依規定都須向TOC報告,戰管中心彙整資料後交由業管單位,於早餐會報時面報司令官。

    筆者因每天須參加防衛部早餐會報,聽聞此類事件後,始知海灘及海岸線據點哨兵所發現的發光體是〝夜光藻〞,即現在所稱的「藍眼淚」。軍管時期,入夜後全島實施燈火管制,全島一片漆黑,各種建物內的燈光不得外洩,含當地住民的房屋亦是如此,即使行駛在戰備道上的車輛,一律半光,大燈上半部需塗抹草綠漆遮蔽。

    在無光害條件下,所謂的藍眼淚處處可見,惟每日傍晚時分即關閉陣地,日暮時刻即宵禁,人員不得在外走動,故不能違令趨前觀賞。再者,軍管時期防區內嚴禁個人持有照相機、攝影器材,遑論拍照留念,若被查獲則以軍法伺候,故無藍眼淚照片,可資佐證。

    今年,蘋果日報公布台灣10大浪漫海灘,馬祖「藍眼淚」名列第7,特色為「世界奇觀,不看可惜!」有遊客形容「藍眼淚」〝像孩子成長般,自然又羞怯、似青春綻放開,熱情又即逝〞;若是無緣觀賞,亦有遊客自我安慰道:「依舊是藍妹妹羞於見客的一晚」。

    此趟蒞馬,旨在懷舊,第二日夜宿海天酒店,是夜在台灣領隊帶領下,就近在馬港周邊媽祖巨石神像下之海灣,觀賞到「藍眼淚」,甚感欣慰,不虛此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