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180930_113359.jpg

漳洲刺史指的應是〝開漳聖王〞陳元光,陳元光是唐朝平定南蠻,開闢建設漳州的功臣,武則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受封為首任漳州刺史,政績卓著,深獲地方百姓愛戴。

文獻紀載:陳元光13歲那年隨父親嶺南行軍總管陳政出征到福建,治理嶺南地區。唐高宗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四月,陳政卒於任上,年方弱冠的陳元光襲職,代父領兵,封玉鈴衛翊府左郎將,平息廣東陳謙與「蠻僚」首領苗自成、雷萬興等「寇亂」,閩南一帶遂安定。陳元光被晉階為正議大夫,詔封為嶺南行軍總管。

話說,當時陳元光所處的漳州屬「地極七閩,境連百粵」,是少數民族與漢族混居的區域。陳元光認為僅憑武力鎮壓是「兵革徒威於外,禮讓乃格其心」,而且「誅之不可勝誅,徙之則難以盡徙」,「功愈勞而效愈寡」。於是呈請皇帝在泉州、潮州之間設郡縣,以加強對該地區的統治。唐垂拱二年,武后下詔,准奏在原綏安地段創建漳州,轄漳浦、懷恩二縣,漳浦附州為縣,任命陳元光為漳州刺史兼任漳浦縣令。

在開漳治漳期間,陳元光屯兵閩南四境,且戰且耕,融合漢蠻民族,施行〝唐化〞教育,傳播中原文化,興學辦校,獎農助耕,惠工通商,使處於閩粵間的這一千古蠻荒之地,走向欣欣向榮,長治久安,並與中原地區形成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的統一,成為「扼閩粵之吭,開千百世衣冠文物」的八閩名邦之一。

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115日,苗自成、雷萬興之子又於潮州聚眾反抗朝廷,敵眾潛達岳山。陳元光聞訊率輕騎抵禦,因援兵未及時趕到,被敵將藍奉高用刀刺傷,後於撤退途中殉職,漳州百姓聞之如喪考妣,為之哀號。陳元光功在閩粵,閩人感恩之餘,奉為神明,尊為聖王,各地紛設開漳聖王祠廟,四時祭祀,永享人間香火。

吾曾參訪鳳山開漳聖王廟,廟內保存二塊重建沿革之石碑,記得廟方曾講述一段悲史:日據時代,原管理人李元平於昭和17年(民國31年)擔任台灣文化協會鳳山地區負責人,時逢日寇對台積極推展皇民奉公運動,日警進行制壓知識份子抗日,不幸李元平被捕入獄,繼遭日寇軍犬啃死刑罰,震驚高雄州知識份子,廟方恐抗日志士遭受株連,遂將二塊石碑上的文字全部磨平。日本以殘酷手段殖民統治台灣史實,舉世皆知,非日本官方可以隻手掩蓋的。

據統計,台灣崇奉〝開漳聖王〞的廟宇近300座,其中以開漳聖王為主神的廟宇有86 座,足證台灣同胞並未忘根,畢竟是同一血脈、相同文化,尤其現行的台灣話,廣義而言,就是中原的河洛話。

回顧歷史,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陳元光之子陳珦守制三年後,繼任漳州刺史。之後,其孫陳酆、曾孫陳謨相繼擔任漳州刺史,祖孫六代承先啟後開漳治漳計150年,深受百姓愛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