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180930_113525.jpg

初見這幅圖,不禁想起易經課徐老師在明夷卦曾有釋義,師說:「明夷。利艱貞。彖辭的意思是〝太陽沉入地中,便是明夷〞。內卦文明外卦柔順,因此蒙受大難,周文王就是這樣。利於艱難中守正道,韜光養晦,內部有難也能堅持自己的志向,箕子就是這樣的」。

箕子是紂王的叔父。紂王剛開始使用象牙筷子,變的奢侈起來時,箕子歎氣說:「他用了象牙筷子,就一定會想配上玉環;用上了玉環,就一定會想得到遠方各種珍罕新奇的東西來使用。車馬宮室,以及種種奢侈之舉就要從這兒開始,而紂王就要耽於安逸,不思振作了。」果然,紂王變的越來越奢侈,貪圖享樂,行為殘暴。

箕子向紂王進諫,紂王不聽。有人勸箕子說:「你可以離開紂王了。」箕子回答說:「為人臣子,如果因為君王不聽自己勸諫,就離開君王,那就是以這樣的行為來彰顯君王的罪惡,而為自己在百姓那兒爭得好名聲。我不忍心這樣做!」於是披散頭髮,假裝發瘋,去當別人的奴隸,從此不過問政事。有時候,他也借彈琴來抒發心中的悲苦,人們稱他彈的曲調為「箕子操」。

周武王伐紂,滅掉殷商之後,就去訪問箕子,向他討教治理百姓所需掌握的天地倫常的道理。箕子就向武王陳述了自己的觀點,武王聽了非常高興,把箕子封在朝鮮,仍以商朝舊臣來看待,禮遇有加。

後來箕子回中原朝見周天子,路過故都廢墟,看到宮室都已毀壞,雜草蔓延。箕子非常傷心,想要哭泣,又覺得不妥,因為只有女人才愛哭,於是寫了名為《麥秀》的詩,以歌代哭。詩中說:「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其中彼狡童兮,說的就是紂王。殷商遺民聞之,無不為之淚垂。

徐師解《明夷卦》之六五的爻辭說:「箕子之明夷,利貞。」意思是箕子當初雖然處境艱難,但最終的結果是吉利的。因《象傳》解釋說:「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箕子堅守正道,堅持操守,雖然也經歷了困厄,但還是驗證了被掩只在一時,光明終將到來。

至於箕子的困厄是什麼呢?師說:「是一顆赤誠的心受傷,這個傷來自於紂王的昏庸無道。箕子所堅守的正道,則是生為商朝人,死為商朝鬼的忠心。箕子是紂王的叔叔,當時紂王無道,箕子完全可以發動一場政變,由自己掌握君權。但他沒有這樣做;他也可以聯合其他諸侯國滅掉無道的紂王,可是他也沒有這樣做」。

師續說:「箕子忠於商朝,但又無能為力挽救商朝的滅亡,在這種情況下只好選擇裝瘋。表面上看箕子似乎有些在乎個人的安危,沒有像〝關龍逄死諫夏桀〞那樣盡忠,而不惜獻出個人生命」。註:關龍逄是我國史書上開創文臣死諫,千古第一人。

徐師釋:「箕子的做法是順從時勢、順從天道。」所以說〝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易言之:箕子堅守正道,保持自我的行為,說明光明是不會熄滅的,只是暫時受阻礙罷了,最後終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