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180816_103943.jpg

「孔融讓梨」是小學三年級國語教材中的一篇課文,在我國的傳統兒童啟蒙教材《三字經》內載有「融四歲,能讓梨」,孔融讓梨的故事在華人世界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故事內容:孔融十歲隨父到首都洛陽。當時,著名士大夫李膺亦在京城,如非名士或親戚,守門人通常不會通報。孔融只有十歲,欲見李膺是何人物,就登門拜訪。他對守門人說:「我是李膺的親戚。」守門人通報後,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李耳有師資之尊,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

稍後,太中大夫陳煒來到李膺家,賓客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他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反駁道:「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銳氣盡出,目無尊長,這麼聰明的孩子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史載:漢獻帝遷都許昌後,孔融任〝將作大匠〞(職掌宮室、宗廟、陵寢等的土木營建)、遷少府,被封為太中大夫。成為高官後的孔融,剛開始還能與曹操合作,參與朝政,但很快發現曹操無比專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孔融很反感,於是開始跟曹操唱反調,進而針鋒相對,最終形成對立。

孔融能讓梨,為何不讓曹丞相?畢竟,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維護漢室正統是他的本能,自認理應擔當,致面對「皇綱失統」的現實,他不想攀附曹操,故時常頂撞曹操,如:反對恢復肉刑、反對曹丕私納袁紹兒媳婦甄氏、嘲征烏桓、反對曹操禁酒,尤上奏主張「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內,不以封建諸侯」來增強漢室實權,此舉嚴重影響曹操的利益,把曹操徹底激怒了,因而埋下殺機。

建安十三年八月壬子日(公元208926日),孔融時年56歲,被曹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朝儀」等罪名殺之,並株連全家。殺孔融被視為曹操殺名士的污點之一,因孔融的言論不僅對當時更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魏文帝曹丕深愛孔融文辭,把孔融與王粲、陳琳、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六位文學家相提並論,列為「建安七子」。《後漢書》則將荀彧與鄭泰、孔融並立一傳,終視其為漢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