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180930_113017.jpg

觀賞「和合二仙」彩繪,首先令人想到的是唐代詩人張繼那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眼觀彩繪,腦海搜尋「和合二仙」之間的玄妙對談,於是腦海浮現出在南宋時期禪僧賾藏主持編輯的《古尊宿語錄》中,記載著「和合二仙」的問答。

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之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回朔當年寒山寺導覽員說,寒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拾得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清朝雍正皇帝冊封寒山爲「妙覺普渡和聖寒山大士」簡稱〝和聖〞,拾得爲「妙覺普渡合聖拾得大士」,簡稱〝合聖〞。

寒山是唐太宗貞觀時期的僧侶,能作詩,隱居於浙江天台山寒巖洞。因姓氏、法號不詳,人稱〝寒山(寒山子)〞,或〝貧子〞。拾得是棄兒,國清寺豐干禪師外出在天台縣赤城山撿回來的,故稱〝拾得〞,後來出家,成爲國清寺的和尚,掌管食堂香燈。

相傳寒山、拾得兩人情同手足,常結伴雲遊四方,喜愛吟詩作偈。一天,有位越州汪氏,由女兒芙蓉陪同來寺進香。不料汪氏在寺中一病不起,臨終前叫芙蓉請來寒山、拾得,汪氏說:「眼看病已難愈,我把芙蓉託付兩位,望你們今後以手足相待,最好能與其中的一位結為夫妻………。」接下來的故事,相信讀者皆已耳熟能詳,毋庸贅言。

文獻記載:貞觀17年(643年),豐干雲遊,適閭丘胤擔任台州太守,俄患頭風。豐干至其家,自謂善療其疾。太守閭丘胤見之,豐干持淨水灑之即愈。太守問從何處來,豐干曰:「天台國清」。太守曰:「彼有賢達否?」豐干曰:「寒山文殊,拾得普賢,宜就見之。」三日,太守到寺訪豐干遺跡,謁寒山、拾得二大士,拜之,二士走曰:「豐干饒舌,彌陀不識,禮我何為?」遁入巖穴,其穴自合,從此杳無蹤跡。

有關寒山生平,眾說紛紜,據中國佛教高僧相關書籍指出:寒山出生在唐玄宗開元22(734)左右,圓寂於唐文宗大和7(833)前後。《宋高僧傳》、《傳燈錄》兩書記有:唐德宗貞元9(793)靈祐禪師到天臺遇見寒山子;《五燈會元》亦記有:從諗禪師在貞元11年間(795)遇見過寒山子。

825月間,岳父大人曾帶我到蘇州參觀寒山寺,寒山寺曾歷經文革摧殘,1978年11月間始動工恢復舊觀,當年古意盎然,後因逐漸形成觀光勝地,復加不斷新增建物,據聞現已全盤商業化,了無古意,殊為可惜!

P_20181019_10084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