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古戰場位於車城鄉及牡丹鄉交界處,由海拔370公尺的虱母山及450公尺高的五重溪山相峙,形成地勢險要的隘口,柯老師口述當年那一場戰役的慘烈景況,悲愴情緒不禁油然而生。
話說從頭,長久以來以天朝自居的清帝國,面對西方列強的談判外交上總是採取被動的態度,然而日本對抗這股西方勢力的對策和態度,則與中國迥然不同。日本至明治政府即意識到要抵抗強權,必須調整舊有的制度,除積極學習近代工業和西洋文化外,還派使節到歐美考察,對於和各國進行交涉,不遺餘力。
然清廷對臺灣的管理,始終是處於防備而非治理的狀態。在清帝國的統治下,臺灣沒有一個統籌全島事務的中央管理單位,而是被規劃在福建省底下的行政單位,在官員的任用上,是由朝廷指派官員來臺,這些被指派的官員,任期甚短,對理解臺灣的整體狀況十分有限,奢談統籌治理全島事務。
話題轉回1609年,日本薩摩藩主征服琉球國,控制琉球國對外貿易,致使琉球國同時是中國的藩屬又受薩摩藩控制。日本明治維新後,極力將琉球國納入鹿兒島縣,企圖切斷其與中國的封貢關係。1871年(清同治10年)11月8日,由那霸航行至宮古島的琉球船「山原號」,因遇突發性颱風,船隻漂流到臺灣東南端的八瑤灣,上岸的倖存者誤闖牡丹社原住民的部落,其中54名遭到殺害,最後僅有12名船員在保力庄庄民的保護下存活下來,史稱「八瑤灣事件」。
八瑤灣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乘機派兵前往事發地,於1874年藉口以「懲辦兇手」、「保民義舉」為由,向臺灣原住民開戰。對於出兵與否,日本政府內部做了一番評估,先是徵詢美國公使,探查國際觀感,之後,在美國公使引薦下雇用李仙得協助。
李仙得何許人也?柯老師說:「牡丹社事件發生的前四年(1867年,清同治6年),美國商船羅發號在南台灣七星岩觸礁,13名漂流到台灣船員被原住民殺害。美國因此出兵,但久攻不下,美國向淸廷施壓,台灣鎮總兵劉明燈於是同美國駐廈門代表李仙得,一起出兵攻打原住民,並與十八社頭目簽訂協議。此舉引發李仙得發表著作「蕃地無主論」(Is Aboriginal Formosa A Part of Chinese Empire?),這成為日本後來出兵台灣一個很好的理由」。
聯合外人攻打自己的高山族同胞,清政府是何心態?也難怪種下「牡丹社事件」之因,令日寇洞悉清廷對治理台灣的無力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