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203.JPG

IMG_4204.JPG

IMG_4205.JPG

    清代,中國名義上有10多個朝貢國,但實際上與中國有真正的藩屬關係,惟朝鮮、越南、琉球、暹羅、緬甸及尼泊爾等6國。然而,在芸芸屬國中,琉球的丟失何止是胡里胡塗,簡直荒誕不經。

    話說,日本當局透過李仙得所提供的情報與策略,得以了解台灣南部的情形,包括清軍在台灣的編制、漢人人數、牡丹社規模,以及南方各部落間的關係等,強化了日本出兵台灣的想法。

    此外,日本並派視察員抵台,調查台灣的風土民情。1873年派在香港留學的水野遵到台灣;水野遵先是在台灣北部調查大嵙崁,1874年跟隨當時為鹿耳島分營長的樺山資紀,進行台灣南部的調查,包括東港、枋寮、恆春、牡丹社、社寮等地區。

    當時臺灣南端恆春半島上有18個番社,1871年殺害琉球漂民的是高士佛社,勢力最強大的則是牡丹社,日軍因此將兩番社視為主要的攻擊目標。日軍一開始採和平談判的方式先安撫其他的16個番社,並保證只要不提供任何援助給兩社,日軍將會保護他們的安全。

    1874年(清同治13年)5月10日,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遠征軍3600人攻台,由英美兩國提供的船艦2艘,於社寮車城灣登陸,兵分三路進攻高士佛社、牡丹社和楓港,但日軍屢攻不下,22日轉戰四重溪、石門時,遭遇原住民強烈抵抗,最後日軍攀上峭壁居高臨下,番刀不敵洋槍,酋長阿祿古父子陣亡,原住民敗逃。之後,日軍勢如破竹,橫掃牡丹社、高士佛社及女仍社,6月戰事方告平息,日軍移營龜山長期駐紮。

    是役,日軍戰死12人,病歿561人,史稱「牡丹社事件」。此時,大清帝國方大夢初醒,驚覺一句「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之語,造成日軍侵台口實,才開始緊張,派出欽差大臣沈葆楨和日本談判,1874年10月訂定「清日台灣專約」,淸廷賠償日本白銀50萬兩,並承認日本出兵是「保民義舉」。

    談判過程,日本代表大久保利通請美國代表李仙得當顧問,證明台灣與大清帝國無關。此協議即表示清廷放棄琉球,承認琉球是日本的,日本藉「八瑤灣事件」攻打台灣,成功取得琉球後,日本還邀請琉球王到東京,感謝天皇德政,將琉球改名沖繩縣。

    清廷有否派大臣前往東京觀禮見證,史未記載,老師未說,學員亦忘記提問,讀者中有知悉內情者,盼請示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呆呆 的頭像
    呆呆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老芋仔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