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1082750221.jpg

眾人舉杯敬完大哥後,接龍輪到二哥,二哥吟誦的是《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二哥說,這首詞作於蘇軾黃州被貶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豐5年(10829月。元豐3年(1080),蘇軾因「烏臺詩案」,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寓居破舊的寺廟~定惠院,後來由仰慕蘇軾的太守安排下,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

之後,友人代為申請廢棄兵營東邊坡地,提供蘇軾墾荒,自食其力,並自建一工寮稱作"雪堂",對飽受政治迫害的蘇軾來說,此時是劫後餘生,內心是痛苦的。但他沒有被擊倒,而是表現出一種超然的曠達與恬淡的精神。有時布衣芒履,出入田陌之間,有時月夜泛舟,縱情山水之間,蘇軾從大自然中領略了人生哲理。

簡介後,二哥嘗了一口大哥的手藝,打油詩道出:誦畢蘇軾詩,二弟來嚐試,溫潤齒頰香,腸胃好充實!

大夥兒乾杯後,輪到三哥接龍,三哥朗誦《少年游》這是一闋端午節贈送黃州太守徐君猷的詞句:

銀塘朱檻麴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

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遊過。

三哥說,宋神宗元豐4年(10815月,是蘇軾被貶黃州後的第二個端午節。此時,蘇軾心情稍為平靜,與徐君猷同賞端午的風光,飲酒開懷,作該詞以答謝之。

簡介後,咬了一大口大哥精心調製的東坡肉,舌頭在嘴唇邊掃了一圈後,道出的打油詩是:大哥烹肉食,肥瘦正合適,祭弟五臟廟,口福幸未遲!

接龍第四棒,四哥上場朗誦《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四哥說,這首《浣溪沙》是蘇軾43歲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春天,徐州發生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20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蘇軾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組詞《浣溪沙》,共五首,剛才朗誦是第四首。

簡介後,四哥端起桌前屬於自己這一份,深深吸一口香氣,再大咬一口嚼出味道後,做出的打油詩是:垂涎已三尺,口感賽魚翅,大哥廚藝讚,東坡肉好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