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190530_092940_vHDR_On.jpg

楔子

公元228年春天,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劉禪。闡述了北伐的重要性,表明了時機的成熟性。在接到劉禪同意出兵的詔書後,諸葛亮提兵漢中拉開了北伐的序幕。

根據史料記載及近代歷史學專家論斷,對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認為可概括:為報先帝,以完遺願;不攻曹魏,蜀漢必亡;北伐中原,轉移矛盾。

有人說〝六出祁山〞諸葛亮適逢蹇卦,以致功敗垂成。蹇的原意為跛腳,跛腳之人走路有困難,引申為事情難行的意思。《雜卦傳》蹇,難也。《序卦傳》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這是取蹇的引申義,代表事情困難而難以施行。

故事概要

蹇屬凶卦,但因坎卦在外可為防禦之天險,所以只要不執意往前,不任意行動,那麼坎並不會造成傷害,仍有吉道。蹇卦各爻,大多是前行為凶,回頭是岸。知險而止,吉在其中。

凡事順天意才會成功,逆天意就會失敗,諸葛亮北伐中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因此奠定了諸葛亮悲涼的結局。

時運不濟,當大環境大變動的時候,君臣都蒙難,君憂臣辱,無法互相救助,這完全是時運問題,不是自己的問題。

諸葛亮幾次北伐,用兵雖未獲實質上的勝利,但也沒遭到什麼重大損失,這對於保存蜀國僅有的實力是非常重要的。

故事內容

蜀漢後期,諸葛亮曾多次對曹魏用兵,習稱「六出祁山」,但實際上諸葛亮與曹魏交兵七次,只兩出祁山。這七次交兵分別是:

第一次在建興6年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於斜谷,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張郃出拒,大破馬謖於街亭,王平獨木難支,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

第二次在建興6年冬,諸葛亮出散關圍陳倉,糧盡而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魏延所斬。

第三次在建興7年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遂得二郡。

第四次在建興8年秋,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赤坂。時大雨30餘天,魏軍撤退。

第五次亦在建興8年,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

第六次在建興92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6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諸葛亮在木門道設計,連弩射殺為名將張郃。李嚴廢為平民。

第七次在建興122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司馬懿據守不出。8月,諸葛亮卒於五丈原。楊儀等率軍還,楊儀因與魏延不和,以謀反罪誅殺魏延。

史載

歷史上,諸葛亮於建興6年(228年)到建興12年(234年)六次出兵曹魏,但是並不是每次都是進攻祁山,只有兩次是走祁山。

228年,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關中震響。這是第一次北伐,但是因為街亭之戰的失敗,同時趙雲寡不敵眾,失利於箕谷。諸葛亮無功而返。

231年,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這是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馬懿保住隴西糧食,解了祁山之圍,最終兩軍在相持中,蜀軍糧草耗盡退兵,但是曹魏折了張頜這員虎將。

史學家評諸葛亮

諸葛亮受到漢家正統思想熏陶,一身儒雅之氣,兩袖君子之風,謀略多用於戰場對陣,心機卻很少用於自身安危,他在《出師表》中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並非是偶然之言。

受先帝知遇之恩,因而一生常懷報恩之心,不論平時生活,還是行軍作戰,無不以報恩為念,引此加重了他為人做事的負擔,且諸葛亮事必躬親,夜以繼日,近臣勸阻:「今丞相親理細事,汗流終日豈不勞乎?」亮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託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盡心也!」可見諸葛亮心中的負擔之沉重。

受到漢家正統思想熏陶,總是用「天授皇權」的思想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每次後主劉禪一道撤兵的聖旨,諸葛亮無不唯命是從,因此貽誤戰機,致使六出祁山,功敗垂成。

諸葛亮一生謹慎,處事小心,不論平日政務,還是率軍出征,總是身體力行,事必躬親,鉅細靡遺,因此加重了體力上的負荷,復加生活樸素,飲食簡單,無疑加快衰老的速度。

諸葛亮「君子風範」卻成了六伐中原無功而返的主要原因,從古至今,諸葛亮始終是正人君子。可是,世上萬事萬物都有它不可逆轉和難以預料的自然規律。

小結

易經老師說,處於蹇難的時刻,若是硬要前進則會更加危險,但如果能後退一步,則反而能得到好的名聲。應採取保守態度,宜退守,不宜進取。

老師分析蹇卦象,下為艮,表示山;上為坎,表示水,這裡指河流。對於一個行路之人來講,跋山不容易,涉水也不容易,如果在山上面還有河擋著,你總不能背一條船上去吧,所以這路是沒法走、走不通了。於是,聖人把這個卦定名為「蹇」,就是走不通的意思。

不過,老師認為對於多數人來講,面對前路之艱難,應當「反身修德」。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反省不難,難的是要落實,要把反省出的問題立即解決;或反其道而行之,別開生面,路走不通,索性不走了,條條大路通羅馬,換條路走。

心得

俗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求學時代這兩本都看過,而三國又分《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皆是學校指定的課外讀物,兩本書所述內容有許多明顯的差異處,年逾花甲之後由影視作品及百家講堂《品三國》才逐漸了解真實的歷史。

回溯三國時期,魏蜀吳之整體國力,屬蜀漢最弱。以諸葛亮的智慧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但諸葛亮卻屢次主動與曹魏交兵,且屢敗屢戰。其中內情,諸葛亮心知肚明。

因益州這片區域情況複雜,存在著有三方勢力:其一是益州本地人、其二是劉璋舊屬、其三則是劉備帶過去的人馬。劉備占領益州後,益州政局逐漸穩定下來,進而出現的就是這三方的矛盾越來越凸顯,這牽涉到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誰也不願意外來的勢力去瓜分本屬於自己的財產。

這種矛盾,在蜀漢後期越發尖銳。諸葛亮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寄望於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以最大限度來延長蜀漢王朝政權。而劉備急於替關羽報仇,不顧諸葛亮勸解,發動《夷陵之戰》,6萬大軍慘遭全軍覆沒,劉備去世之後,把一個岌岌可危的爛攤子交給了諸葛亮。

《三國志》作者陳壽認為諸葛亮不擅長軍事,作戰過於保守,因此對諸葛亮的評價是:「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客觀來看,諸葛亮用兵偏重穩妥,習慣步步為營,過於求穩使得本已處於弱勢的蜀漢局勢很難有驚人的逆轉,但也不能因此否定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在世,總有很多路走不通,總有很多事搞不定,當真心換絕情時,怎麼辦?易經聖人認為,不同之人,不同之情況,應當有不同的做法。

蹇卦難在道路難行,但又必須勇往直前,無可逃避,因此邊受打擊、邊破除困境,逐步前進,方能轉危為安。所以諸葛亮深知,必須果敢向前挺進,努力突破困難,蜀漢才有安身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