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中有人提問:日軍宣稱征討臺灣原住民,為何卻選在漢人聚落的射寮庄登陸?難道對台灣已瞭若指掌?不把台灣人看盡眼裡?

    柯老師循聲對著提問學員答曰:恆春半島西岸(今車城附近),至前清康熙年間即有漢人聚落,1788年(清乾隆53年)兩廣總督福康安追擊林爽文起事的首領莊大田至車城(柴城),當時附近已有多個漢人聚落。

    柯老師深入解說,期能解開提問者疑團:枋山、車城、恆春地區在明鄭時期是流放罪犯的天然監獄,清康熙61年(1722年)後,則是禁止民人踰越的番界,直到清同治13年(1875年)開山撫番才設恆春縣(含滿州、牡丹、獅子)。但1722年以後仍有零星的民人越界到此地,福康安征討林爽文時上奏說「集集埔、虎仔坑、三貂、琅嶠等處,接壤生番,私墾田畝甚多」、「查琅嶠地方,山內十八社皆係生番,其山外之柴城(車城)、隴巒等處,逼近海岸,亦有閩、粵民人居住」。

    學員們站在龜山山頂,柯老師不待學員們再提問,遙指著遠處的福安宮,講述福安宮的由來,略以:清乾隆53年,福康安奉命率兵南下車城平定「林爽文之亂」,不料士兵水土不服紛紛病倒,福康安特地向〝土地公〞祈求保佑,果然不久士兵皆逐漸痊癒,為感念神恩,於是奏請乾隆皇帝御賜官服、官帽,並贈一塊褒封勒石,藉以彰顯〝福德正神〞的靈蹟。此外,清帝為褒獎福安康戰功,遂將原名「敬聖亭」改賜「福安宮」。

    此事在登龜山之前,柯老師特地帶領社大學員蒞臨福安宮,一睹兩塊石碑的來龍去脈,正殿左壁有乾隆年間兩廣總督福安康平定「林爽文之亂」,駐紮在此地所留下的碑文,右壁有紀念同治年間台灣總兵劉明燈解決「羅發號事件」的碑文,均是年代久遠的歷史文物。可惜,進香團來福安宮參拜,絕非為懷古而來,亦無香客會注視到碑文背後的歷史。

    柯老師為使學員更進一步了解先前之提問,續說:「牡丹社事件」之前,恆春半島西部已是漢人地盤,然半島東部仍屬原住民傳統領域。日軍選擇在恆春半島西岸的射寮登陸,當時的考量是當地雖漢人聚落區,卻是清政府力有未逮之處,日軍登陸後,確實未受到清政府或當地漢人的反抗,甚至還有些漢人因痛恨清官府、仇恨原住民,而自願協助日軍。

    聞此言,學員起初相當震驚,懷疑是民族劣根性所使然?繼之恍然大悟,原來在台灣的漢人協助日軍攻台其來有自,但協助日軍來消滅自己的同胞,豈非是漢奸行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