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與鞠媽媽研製嬰兒鞋的技術來自於父親與鞠伯伯的指導,父親與鞠伯伯的部隊在大陸時期都隸屬鐵道兵團,兩人歷經多年砲火洗禮,跑遍大江南北,隨軍來台後部隊整編,兩人同編在機務連,部隊駐防在高雄市鹽埕區大安街。

母親說父親是鐵道兵,在大陸撤退時負責拆毀鐵軌,不讓共軍所用,任務非常危險,當擔任掩護撤退部隊的列車通過破壞點後,通常共軍已出現,戰事迫在眉睫,鐵道兵一方面要與共軍作戰,一方面要破壞鐵軌,鐵道兵傷亡慘重,以致來台後,由龐大的鐵道兵團整編為鐵指部,指揮部設在清泉崗營區。

母親還說,鐵道兵是最後上船的部隊,搭載撤退部隊與軍眷的船艦剛離開港口不久,共軍已趕到碼頭對著撤退的船艦猛烈砲轟,情勢十分危急,迫擊砲彈在船艦四周爆炸,尤空炸所造成的彈片飛射甲板,相當駭人,幸當時共軍大口徑火炮未運達,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不過,亦因鐵道兵已把鐵軌破壞,使共軍火砲無法鐵運。

歷經大江南北又打過仗的軍人,除了不會由自己肚子生出孩子外,可說是沒有什麼不會的,最基本的手藝是自己要會編草鞋、做布鞋、補衣服、縫扣子等等,野外求生、戰場自救則是必備技能,如果想靠上級補給,就算等到猴年馬月也不見得有軍需品出現,所以,每位軍人除了殺敵的戰技外,都練就一身好本事。

父親與鞠伯伯做布鞋的手藝,工夫精湛自然不在話下,所以母親與鞠媽媽研製嬰兒鞋的技術來至於父親與鞠伯伯,而做嬰兒鞋的鞋面布料都是父親與鞠伯伯俟每月關餉時從高雄布莊店購回,因大城市的布料花色多,做出來的嬰兒鞋討喜,自然大受買家歡迎。

母親縫製嬰兒鞋的辛苦歲月,一做就將近十年,一直做到胖小子讀小四,胖小子讀小三時,父親與鞠伯伯按子女人口數獲配大寮眷村,分別是乙、丙種眷舍,鞠媽媽當時只有巧巧、添福兩名子女,所以分配的是丙種眷舍,丙種眷舍空間實在狹窄,鞠伯伯是山東大漢,人高馬大,丙種房舍實在無法居住,所以只好放棄,另等機會。

民50年2月,母親與鞠媽媽相擁對泣,多年的感情一旦分離,實在難分難捨,在鞠媽媽的祝福下,我們一家七口搬離了善化,來到大寮眷村,所配眷村是繼影劇七村、商協新村、果協新村之後才蓋的,故初期附屬影劇七村,同年11月改稱商協二村,民56年元旦,才正式定名為〝宣武新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