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863  

    山棕和早期台灣民間生活息息相關,其葉鞘細密有韌性富含纖維質,在農業社會時代最常見的是,人們用其葉鞘製成遮雨用的蓑衣,生長在鄉下的村童必然見過,若家裡務農者,必然穿過。

    其實,山棕的運用範圍相當廣泛,葉片摘下曬乾後可編棕刷、斗笠、掃把等,甚至還能用來蓋屋頂,遮風擋雨。它分布於琉球、台灣,生長在800公尺以下低海拔山麓,每年四、五月開橙黃色的花,長長一串沒有花柄,花分雌雄,近百公尺內可嗅到花香。

    週六上午,隨同自然生態專家柯老師上柴山聽「山棕」的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賽夏族人與小矮人族比鄰而居,彼此之間原本相安無事,偶而賽夏族人與小矮人會互相幫助,可是小矮人酒後太好色,常會用巫術迷惑、騷擾賽夏族女性,久而久之,造成賽夏族人强烈不滿,於是,決定報復這些小矮人。

    山谷懸崖上有幾棵山枇杷樹,小矮人們喜歡爬上去嬉戲,賽夏族人將每棵都偷偷鋸了幾下,並加以掩飾,然後賽夏族人在山谷邊盛大舉行豐收祭,非常熱鬧,小矮人為能看得清楚些,都一一的爬上那些山枇杷樹,人數一多,每棵都難以負荷小矮人們的重量,結果樹幹應聲折斷,小矮人們摔落山谷。

    有幾個幸運的小矮人抓住山棕的葉片,一時之間没摔下去,他們非常忿恨賽夏族人,於是小矮人對著山棕開始咀咒,山棕的葉子本來沒有裂開,形狀類似香蕉葉,小矮人每撕裂一次下一個詛咒,詛咒賽夏族人會被蛇咬、會得瘟疫、穀物會有蟲害等等。

    小矮人邊撕邊咒,力氣將竭之際,想到以往的情份,怒氣逐漸平復,最後有三個咀咒沒下,所以山棕的葉子頂端有三片沒撕裂,就成為現在眾人所看到的樣子;賽夏族為感激小矮人族未趕盡殺絕,對他們尚留一條生路,之後,每年都舉行矮人祭來懷念這些小矮人,希望有一天他們能回到村莊,恢復以往和睦相處的生活。

    故事雖然曾聽過,但由柯老師娓娓道來,更是精彩絕倫,尤故事外的情節首次知曉,柯老師說:「山棕的雌花是台灣獼猴的口香糖,獼猴會將其塞滿整個頰囊咀嚼;而雄花是原住民的口香糖,即無檳榔可食時之替代品。」聽師一席話,勝讀萬卷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