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父自去過「菁寮國小」進行學術交流後,眼界大開,思維湧起,對台灣光復前的國民學校甚感興趣,於是,開始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發現國民學校居然一個比一個還老,這意味著日據時代日寇是如何對我台灣學童進行〝皇民化教育〞。

文獻中首先看見的是「員林國校」,成立於民國前14年底(公元1898年,清光緒24年,日據時代明治31),時稱「員林公學校」,假當地廣寧宮為校舍。民前10年因班級數增加,遷校至員林鎮農會。民國12年再度遷校於育英路。民34年,日本戰敗投降,皇民化教育根除,次年因台中縣政府借用校地,學校遷移至省立崇實高工校舍,直至民39年台中縣政府遷往豐原,學校才遷回原址。

其次是台北「老松國校」之沿革史,成立於民國前16年,其校史較員林國小早2(公元1896年,清光緒22年,日據時代明治29),初始校名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10年後改稱「艋舺公學校」,之後有「老松公學校」、「臺北市老松國民學校」校名。臺灣光復後,改稱「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學校」,鍾文修先生是首任校長,民405月校長榮調臺北市教育局國民教育科長,校長職缺由教導周家樹主任升任,民國414月周家樹校長退休,校長由楊增煥先生接任。民559月 全校已增至158班,學生人數達11,110人,創下班級數全台最高紀錄。

當養父翻閱到「淡水女學堂」露出驚訝之情,文獻紀載1883(清光緒9),馬偕博士鑒於台灣一直未重視女子教育,遂在牛津學堂的東鄰創設「女學堂」,隔年1月落成3月開學,這是臺灣北部第一所女學校,「淡水女學堂」開學時,典禮非常盛大,有百餘名宜蘭地區的信徒前來參加,典禮由當時的英國領事主持。計有34名女子前來就讀,這些女學生中大部分是宜蘭地區的平埔族。

因當時臺灣民智末開,民眾大部份都很保守,不願意讓女兒在外拋頭露面,同時還存有「女子無才便是德」觀念,雖「女學堂」完全免費,願為學生支付路費、供食宿、衣著等優良條件做為鼓勵,來者仍寥寥無,願來的大部份為平埔族,漢人少之又少。

「淡水女學堂」隨著前清時代、日據時代多有變化,其間錯綜複雜,令養父注目的是,1944(33),馬偕創校後的63年,當時正是〝皇民化運動〞時期,學校的課程完全是日本化,上課也只用日文,校規中許多規定,更充滿奴化台灣人的影子,幸台灣光復後,由日寇手中收回,歸還原狀。

台灣光復後,國民學校學生逐年增加,政府也不斷增設新學校,但在偏遠地區通常由已設的國民學校設分校或分班,有趣的是,會發生一個分校僅一位校長,校長、老師、工友均是同一人的現象,即台語俗諺所稱「校長兼敲鐘」,直到分校獨立設校,才步上正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