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834220050.jpg

詩詞欣賞課,陳玉燕老師今講述蘇軾平生最得意的一首詩《海棠詩》。

在《王直方詩話~一九六、東坡海棠詩》中記載:東坡謫黄州,居于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而獨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貴。東坡為作長篇,平生喜為人寫,蓋人間刊石者,自有五六本,云:“吾平生最得意詩也”。

王直方(1069年-1109年),字立之,號歸叟,南州密縣(河南開封),北宋詩人,屬江西詩派,家藏圖書甚富。紹聖元年(1094年)監懷州酒稅,當過冀州糴官,不久辭官歸里,居汴京凡15年,著有《歸叟集》、《王直方詩話》六卷。

宋神宗元豐2(1079年)728日,歷史上發生著名的「烏台詩案」蘇軾險死,囚獄達130天,於1228日出獄。由湖州知府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翌年2月抵達黃州,暫居定惠院(今湖北黃岡),因在定惠院東邊的滿山花叢中,發現了一株自己四川老家才有的西蜀海棠花,心有所想寫下了這首《海棠詩》: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

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悽愴,月下無人更清淑。

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致,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

據明孝宗弘治年間〈黄州府志〉記載:定惠院在府治東南,蘇軾曾寓居作《海棠詩》以自述,弘治庚申(1500)得故址,其茂林修竹,園池風景,宛如蘇軾所言。因而築亭以彰其勝概,並立匾曰「坡仙遺跡」。東曰:捫腹軒、西曰:揩目軒。明萬曆黄岡縣知縣茅瑞徵築嘯台,崇禎時黄州知府祝萬齡建定惠書院。清代時,嘯台、書院具廢。

1835年末,晚清名臣林則徐因仰慕蘇軾,曾為定惠院題寫對聯:「嶺海答傳書,七百年佛地因緣,不僅高樓鄰白傅;岷峨回遠夢,四千里仙踪遊戲,尚留名刹配黄州」。

而詩句中"西蜀海棠"是薔薇科蘋果屬植物,落葉喬木,高達10公尺,小枝短粗,圆柱形,幼嫩時具柔毛,以後脱落,老時暗紅色或紫褐色,有稀疏黄褐色皮孔;冬芽肥大,卵形,先端較鈍,鳞片邊緣具柔毛,紫褐色。傘形總狀花序,常5-12朵簇生,花期6月,果期8月。

蘇大學士多角度的寫海棠花,其實也是多角度的說自己(抒發心曲,自寓身世的感概),兩者緊密結合,花亦是人,人亦是花,耐人尋味。

在黃州第3~宋神宗元豐5年(1082年)4月,蘇軾作了兩首《寒食詩》,其一云: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在蘇大學士眼裡,海棠花就像搽了胭脂那樣美麗,即使生活艱困,仍惦記著海棠花,擔心被污泥所染。這哪裡是寫海棠,相信讀者皆能心領神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