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自訂鳳山溪畔漫遊課程
沿路觀景發出三則簡訊分享
下午侍妻出席初冊文化講座
吸收食魚教育知識茅塞頓開



看!主辦單位如何說
台灣四面環海,臨近海域豐富的生物,魚類就有3000多種,漁撈或養殖取得都十分便利,但,您會吃魚嗎?知道什麼季節吃什麼魚?您懂魚嗎?來上堂課即知您對魚有多少的錯誤認知。
聽!授課講師如是說
劃分海鮮:建議食用、斟酌食用、避免食用。接著講解吃好魚宣言,三優先:有標章優先、國產魚優先、中低階優先,所以買對魚、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面臨日益枯竭的海洋,對無魚可捕的窘境方可得解,如此,您也盡了一份保育之力。
未料到的是,課後有實作,當然不是學員洗手作羹湯先遣小姑嚐,而是分工合作,以有機食材調配魚漿與蝦仁製成泰國蝦餅,學員中的高手果然不同凡響,在老師的指導下,成品豐碩,分享大家。
今日課程大豐收,對食魚文化有深層的了解,對課後實作的成品,更是吃得好安心、好健康、好滿足、好幸福!
於是乎寫下:
食魚文化續推廣
海洋水族不枯竭
魚塭飼養須節制
投藥用料是癥結
人人遵守三步驟
今後人魚可和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