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官倉鼠》

 

〝小犬〞來襲,沒四千萬別出門。後學阮囊羞澀,只能待在家裡防颱,趁高雄地區僅風大無雨,複習詩詞欣賞班講義,隨手一翻看到標題《八四、官倉鼠》,翻閱筆記並回憶陳玉燕老師當時所授。

 

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飢,誰遣朝朝入君口。

 

品讀這首詩,總覺得與時下官場雷同。回憶課堂上老師說:「這首詩寫的是官倉裡的老鼠。作者曹鄴(816878年),字鄴之,桂州陽朔縣人。咸通(唐懿宗年號,公元860874年)年間,出任洋州(今陝西洋縣)刺史,看到吏治腐敗,百姓貧苦,官員、士紳相互勾結,內貪外刮的景象,寫下了這首政治諷刺詩《官倉鼠》。

老師解析:

在災荒之年,官倉內積滿糧食,老鼠吃得肥大如牛,下層士兵和窮苦百姓卻忍飢挨餓。詩人在這首詩裡憤怒揭露了這種現象。他質問的是官倉鼠,實際上譴責的是貪官污吏。

詩的首句、第二句,形象地勾畫出官倉鼠不同凡鼠的特徵和習性。老鼠來無影去無蹤,憑嗅覺就知道哪裡有什麼,夜間出來活動,白天藏匿。智商高、相當機靈,非常靈活且狡猾,怕人,活動鬼鬼祟祟。然而官倉鼠卻非同一般,它們〝大如斗〞;而且〝見人開倉亦不走〞。之所以膽敢如此,就是食髓知味,且無人去整治它們,所以見人而不遁逃。

第三句〝健兒無糧百姓飢〞。官倉裡的老鼠被養得又肥又大,前方守衛邊疆的將士和後方終年辛勞的百姓卻仍然在忍飢挨餓。詩人以強烈的對比,一下子就把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貪腐現象展現出來。這是一個人不如鼠的社會實況,令後學聯想到「寧為太平狗,不做亂世人」的感受。

末句〝誰遣朝朝入君口〞。官倉鼠是比喻那些只會壓榨人民血汗的貪官污吏。這些〝大如斗的老鼠〞所吞食掉的,不僅僅是糧食,更多的是從人民那裡搜刮來的民脂民膏。詩人憤慨的是,官倉鼠如此造孽,竟然可以有恃無恐,毫不避諱,這必有高人作後臺。

心得:這首詩,表面上是揭露官倉管理不善,實則是對貪官污吏的誅伐。詩人以諷刺手法,深刻揭露這個是非顛倒的黑暗朝廷。

附記

曹鄴在長安居十年,應考九次落第,後以《四怨三愁五情詩》為中書舍人韋愨所賞識,推薦給禮部侍郎裴休。大中四年(850年)進士,授天平節度使推官。歷任太常博士,禮部主客員外郎,咸通十年(869年)以後為祠部郎中、洋州刺史等。後辭官南歸。以五言古詩著稱,正直耿介,能言人之所不敢言,詩作常針砭時弊。與劉駕、聶夷中、邵謁、蘇拯齊名。

清代泗城教授王維新在《陽朔道中懷曹鄴》一詩中說:「唐代文章原後起,嶺西風氣實先開。」死後葬於桂林。今陽朔城北天鵝山下有曹鄴讀書岩。著有《曹祠部詩集》2卷。

後記(文獻資料)

唐懿宗「器度沈厚,形貌瑰偉」、「洞曉音律,猶如天縱」,但遊宴無度、沉湎酒色,以致政治腐敗,藩鎮割據重新興起,差點顛覆了唐朝。

他將其父唐宣宗大中之治的成果損耗殆盡。翰林學士劉允章在《直諫書》用「國有九破」描繪過當時的局勢:「終年聚兵,一破也。蠻夷熾興,二破也。權豪奢僭,三破也。大將不朝,四破也。廣造佛寺,五破也。賂賄公行,六破也。長吏殘暴,七破也。賦役不等,八破也。食祿人多,輸稅人少,九破也。」此時唐朝已無可救藥,大動亂正在醞釀。當時賦稅刻薄,百姓無法過活,更有食人慘劇,百姓無路可走,只好起義。

懿宗死後隨即引發險些導致唐朝滅亡的〝黃巢之亂〞,此後大唐再無力回天,名存實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