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華民國國慶,適逢連續假日,在家自修,取出暑期陳玉燕老師教過的詩詞講義複習之,今品讀阮籍《詠懷詩》: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回溯當日在課堂上,老師未解詩意前,先把作者詳述一番,當說到阮籍是「竹林七賢」之一時,師問:哪七賢?同學中以潘信鳳老師答得最快、最完整。

阮籍,生於漢獻帝建安15,卒於魏元帝景元4年,(210~263年),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官員,與山濤、劉伶、嵇康、向秀、阮咸、王戎,史稱「竹林七賢」。

阮籍之父~阮瑀,為曹操文吏,多出章表,與孔融、陳琳、徐干、王粲、應瑒、劉楨,位列「建安七子」。幼年喪父,家貧勤學,少年即通詩書。曹爽輔政時,召為參軍,後任從事中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官。高貴鄉公(曹髦)即位,封關內侯。

阮籍本有輔佐天子,濟世安民之大志,但苦於時運,在司馬懿、司馬昭父子攬政下任官,動輒飲酒佯狂。司馬昭想為兒子司馬炎求娶阮籍的女兒,阮籍遂以連續醉酒60餘日避客,司馬昭苦無提親機會,只得作罷。阮籍曾登廣武(楚漢古戰場)而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有人認為,阮籍在為項羽鳴不平,譏諷劉邦;亦有人認為,他是在影射時政(司馬家族)。

《三國志·裴松之注》記載阮籍是個很孝順的人,居喪期間雖不按照一般禮俗,卻因悲傷過度而險些喪命。《世說新語》有更具體的記載:阮籍在母喪時,仍喝酒吃肉,卻在下葬之際吐血數升。不僅如此,阮籍對前來弔唁之人,如裴楷、嵇喜等,也不按禮法接待,甚至對嵇喜作白眼。嵇喜胞弟嵇康聽了兄長弔喪時的遭遇,於是帶了琴與酒去弔喪,阮籍才青眼以對。

阮籍除不遵守喪禮的禮法之外,對其他的禮法也呈現漠視態度。尤其他對待女性,也毫不避嫌,還說:「禮豈為我設邪!」甚至在當時權勢極大的司馬昭面前,阮籍也表現得不拘禮法。

竹林七賢中,阮籍是內心最複雜和痛苦的一位。他和嵇康的〝殺身成仁〞不同,而是選擇了一條〝明哲保身〞之路。為了苟全性命,他活在一個扭曲自我和極端壓抑的環境,是那個時代的悲劇。註、嵇康的故事之所以震爍千古,就是因為他身上的特質,存在著兩種品性~真性情、有膽識。

阮籍時常獨自駕車,毫無目的、漫無目標地由馬車任意行走,當馬車無路可走的時候,阮籍就痛痛快快地放聲大哭一場,然後轉身,回到他終究無法逃避的現實環境中。述至此,老師提示:北宋大文豪蘇軾貶謫黃州第三年,寫下《寒食詩帖》,詩中有「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之句。其中〝也擬哭途窮〞,就是想學阮籍窮途痛哭。

古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言志,是詩人作詩的目的,以表達詩人的志向、理想和抱負。

老師說:阮籍「詠懷詩」,是把心中的鬱悶寫出來,今天品讀的是82首的第一首,詩人慷慨激昂地抒發情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