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190716_094809.jpg

上午詩詞欣賞課,陳玉燕老師析釋北宋蘇軾任職徐州期間,某日在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作《永遇樂》ㄧ闕詞,老師講解小序時,勾出與中唐詩人白居易有關。

老師沒有詳說白居易為何自責,課後引起好奇,遂上網找些資料進行了解,首先找出能讓蘇大學士夢見的關盼盼。關盼盼生於唐德宗貞元3(785年-820)大唐才女,能歌善舞,也精通管弦音律,因家道中落做了歌妓。

唐貞元20年(804年)白居易任校書郎。這年春天他從長安啟程,巡遊徐、泗二州時,受到武寧軍節度使張愔的款待。白居易在《燕子樓》詩序中說,徐州張尚書有一名愛妾,能歌善舞,姿態優雅。張尚書宴請之餘,叫盼盼出來招待客人。因此,白居易贈詩讚美盼盼:「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

燕子樓是武寧節度使張愔為愛妾關盼盼所建的一座小樓。後來張愔病逝於徐州,張家妻妾均作猢猻散,唯關盼盼為其矢志守節。張府易主後,關盼盼移居徐州燕子樓。

元和14(819),白居易為其所作詩一首:「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未料,曾在張愔手下任職的司勛員外郎張仲素將此詩轉給了關盼盼,關盼盼看畢,認為此詩是勸自己為夫殉情,於憤恨中絕食而死,並留下:「兒童不識沖天物,漫把青泥污雪毫」一句回敬之。

當白居易聽到關盼盼的死訊時非常震驚,他覺得自己有難以推卸的責任,心裏既敬佩又內疚,托多方相助,將關盼盼遺體安葬在張愔墓之側,做為補償。另,可能因為有了這次的經歷,他在自己暮年之時讓侍姬樊素與小蠻各奔前程,以免釀成關盼盼那樣的悲劇。

關盼盼的故事傳至宋朝,也引起大文豪蘇軾的一番感嘆,同樣是真情,卻又格外空靈。宋神宗元豐元年10(1078)的一天,蘇軾夜宿燕子樓,夢到關盼盼。大文豪從夢中醒來,回憶夢中的佳人,想到自己屢經貶謫的一生,心生感嘆,為此寫了一首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爲餘浩嘆。

老師說,蘇軾至徐州前已歷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政治上對王安石變法的孤憤,仕途上因頻繁被貶遷調而帶來的孤寂感,都時時向他襲來。熙寧104(1077),蘇軾赴任徐州知州,是年77日,黃河決口,水困徐州,蘇軾親率全城吏民抗洪,歷70餘日方解除。

今天隨著老師品讀蘇軾的《永遇樂》,不禁感嘆在歷史的長河中,人人都像是天涯過客,疲憊地奔波在紅塵中。只有品讀經典、進德修業,才能踏上真正的歸路,回到自己的心靈家園,才不會繼續迷失。

後記

唐景福2年(893年),徐州行營兵馬都統時溥兵敗於朱溫,攜家登燕子樓自焚而死。此後該樓屢廢屢建,抗戰時期再次被日軍拆為平房。1985年中共重建。

燕子樓兩面臨水,掩映在樹木花叢之中。樓二層,飛檐挑角,花棱雕窗,造型別致。樓內陳列著紅木家具,懸掛著白居易詠燕子樓的詩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