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190917_110109.jpg

IMG_20190920_094836.jpg

大夥兒大快朵頤之際,老哥哥說:歷史上吃過野菜的皇帝,似乎只有李世民、朱元璋、雍正,但皇帝吃野菜的動機是,借吃野菜來標榜自己愛民與節儉,實際上,根本沒有真正吃出野菜的味道。

老哥哥說據記載,唐朝人最常採食的野菜,包括:蓴、蕨、薇、薺、蓼、蒼耳、馬齒莧等品種。更早之前《史記》已有〝藜藿之美〞的說法。事實上,藜與藿是各自不同的植物兩種皆能入葯,藜與藿雖可食用但並非是可口菜餚,藜藿係指粗劣飯菜,引申為貧賤之人。

「還記得我們在軍中時的〝教孝月〞嗎?」大哥問眾弟兄,然後接著說:「讓我們一起溫習曾經受教24孝之中的第5個故事,我想就由老五來說說吧!」老五坐直了身子,說這是「子路負米養親」的故事,五哥開始敘述: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採藜藿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奉命到楚國去做了大官,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卻常常懷念雙親,慨歎說:「即使我想吃藜藿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非常讚揚子路的孝心。

五哥述完藜藿,老哥哥接下來說:「《世說新語》記載有〝千里蓴羹〞的名言,由老六來說說吧!」六哥正聲道:「這是描述西晉文學家張翰辭官只為吃上家鄉的蓴菜」。永寧二年(西元302年),張翰一日見秋風起,想到故鄉吳郡的菰菜、蓴羹、鱸魚膾,說:「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因此作歌曰:「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於是棄官還鄉,成為成語「鱸膾蓴羹」的典故;而「蓴鱸之思」也成了思念家鄉的代名詞。

老哥哥補充說,事實上蓴菜本身沒有味道,勝在口感的圓融。蓴菜在台灣原以為已絕蹟,據說日月潭曾發現它的蹤跡,後來是在宜蘭崙埤部落後方海拔高約800公尺的崙埤池發現有蓴菜,這才讓國人驚覺其彌足珍貴,目前由林務局保護中。依《本草綱目》記載,蓴菜具有腸胃方面的保健效果。

老哥哥夾起一筷子馬齒莧,問道為何叫馬齒莧?接著說:「依李時珍說法〝其葉比並如馬齒,而性滑利似莧〞,因此得名。」又說:「唐朝人把馬齒莧當作難得的佳蔬,有時在菜園中採到,即同園蔬一併收穫。」在詩聖杜甫《園官送菜》詩中便提到了馬齒莧和苦苣兩種野菜。如附記

簡言之,其意就是把苦苣和馬齒莧也當作蔬菜,送交官府食用。就連唐朝宮廷有時也吃馬齒菜,並以此作為體查民情的一種表示。史載:唐德宗即位初期,深為崇尚禮法,曾經號召眾位朝廷官員食用〝不設鹽酪〞的馬齒羹,朝臣食後想必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放下筷子,老哥哥強調:馬齒莧屬寒涼野菜,不宜多吃,否則會傷及脾胃,引起食慾不振,消化功能減弱等現象。所以吃馬齒莧一定要適度,千萬別因為營養健康就猛吃,反而造成身體的不適。

附記:《園官送菜》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

守者愆實數,略有其名存。

苦苣刺如針,馬齒葉亦繁。

青青嘉蔬色,埋沒在中園。

 

園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論。

嗚呼戰伐久,荊棘暗長原。

乃知苦苣輩,傾奪蕙草根。

小人塞道路,為態何喧喧。

又如馬齒盛,氣擁葵荏昏。

 

點染不易虞,絲麻雜羅紈。

一經器物內,永掛粗刺痕。

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軒。

畦丁負籠至,感動百慮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