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24-17-42-09-864_deco.jpg

19-06-23-13-54-10-900_deco.jpg

本月2223兩日,原定參加崇義文教會館進修班之課程,因事不得已向老師告假。雖不克出席,然吾心繫之。

慶幸的是,有幾位同學傳賴分享心得,內容精采絕倫,對課程安排盛讚不已,尤在道場發生的仙事,令人嘖嘖稱奇,復加育格班長拍了好幾張老師上課的珍貴照片,引發吾亦當複習之。

其實,吾未閒著,22日利用晚間,夜讀「伯夷、叔齊」史蹟、23日下午利用空檔,閱讀「顏回何以英年早逝」,並筆記於部落格,然對顏回之逝,究竟幾歲,文獻上有31324045歲四種之說,莫衷一是。如此聖哲,史料為何不一?

23日,有網友對在下日前所寫「孔子周遊列國,陳蔡絕糧七日」有所回應,提出看法:子路的思路是自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子貢是實幹家,不一味循禮,思想前進絕不迂腐;顏回的想法雖與孔子不謀而合,但有曲高和寡的現象,只作學問,不擅謀生,結果餓死。於是,趕緊溫習三位聖賢: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為人爽直魯莽,好勇力,性直爽,多直言,事親至孝。除學詩、禮外,還為孔子趕車,做侍衛,以政事見稱,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深得器重,不幸死於衛國之亂。子路被殺,孔子不再食肉。

端木賜,字子貢,曾任魯、衛兩國之相,是孔門七十二賢中最有作為者,且列言語科之優異者。子貢是春秋時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是一個「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被後世奉為"儒商鼻祖"。子貢富而不驕、富而好禮,在孔門弟子中,子貢是把學和行結合得最好的一位。

顏回,字子淵(亦顏淵)。孔子最得意弟子,孔門德行科的高材生,為人謙遜好學,以德行著稱,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卻不幸早死。孔子經常稱贊他的德行,對他的學行給予很高的評價,孔子說自己不如顏回。猶記得師生對話經典之句「子在,回何敢死?」令人扼腕不已。

孔子逝世,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喪,守墓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唯獨子貢守墓六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