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太宗十思疏》品讀者皆知,魏徵這篇諫疏是規勸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其精神在“善始、克終”,以“積其德義”,使國家達到長治久安的局面。

文章第一段即開宗明義,用樹木、河流作比,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是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第二段分析“取易守難”的道理,並從“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入手,得出守成之君“所宜深慎”的結論,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說服力。第三段提出“十思”的具體內容。所謂“十思”,歸納起來,即戒奢安民、思危反滿、寬容仁慈、慎始善終、虛心納言、拒邪黜奸、刑賞以法。

《諫太宗十思疏》談論的雖然是帝王的治國之道和修養問題,但其中的許多真知灼見,放在今天仍具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話說〝魏徵〞何許人也?前年在長青學苑選讀陳玉燕老師的「文學欣賞」課時,陳老師曾講到一則《魏徵斬龍王》的故事,便把魏徵介紹一番,陳老師首先聲明〝此魏徵是人名,不是料理用的味噌〞,師說:魏徵(580年-643211日),字玄成。唐巨鹿(今河北巨鹿縣人,另一說是晉州市或河北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文貞,以直諫敢言著稱,是我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

貞觀年間,魏徵先後上疏二百餘道,強調“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對唐太宗開創的千古稱頌的“貞觀之治”起了重大作用。

魏徵進諫,凡是他認為正確的意見,必定當面直諫,堅持到底,決不背後議論,這是他的可貴之處。有一次,唐太宗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長孫無忌說:「魏徵每次向我進諫時,只要我沒接受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答應,不知是何緣故?」未等長孫無忌答話,魏徵接過話頭說:「陛下做事不對,我才進諫。如果陛下不聽我的勸告,我又立即順從陛下的意見,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豈不違背了我進諫的初衷了嗎?」太宗說:「你當時應承一下,顧全我的體面,退朝之後,再單獨向我進諫,難道不行嗎?」魏徵解釋道:「從前,舜告誡群臣,不要當面順從我,背後又另講一套,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現,而是陽奉陰違的奸佞行為。對於您的看法,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讚賞魏徵的意見。

君臣之間最為後世津津樂道的是,有一天太宗下朝後,怒氣沖沖地對皇后說:「找機會要殺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一聽,已經猜到了幾分,便問道:「是誰觸怒了陛下?」太宗道:「還有誰,不就是那個魏徵!每次都在朝廷上羞辱我,總是讓我丟醜!」長孫皇后不愧為賢內助,她鄭重其事地穿上朝服向太宗祝賀,說:「我聽說君主英明,臣下才直,今天魏徵敢直言,說明陛下是明君,妾為皇上賀。」太宗聽了,轉怒為喜。長孫皇后運用智慧,不但保住皇上的顏面,更保全了魏徵的老命,使他還有機會繼續直言強諫。

唐太宗對魏徵的評價很高。有一次,他問群臣:「魏徵與諸葛亮相比,哪個更為賢良?」宰相岑文本說:「諸葛亮才兼將相,魏徵不如他。」太宗卻說:「魏徵以仁義之道輔佐我治國,希望我成為堯、舜那樣的明君,就此而言,諸葛亮也不能同他相提並論。」可見,在唐太宗的心中,魏徵的才德是何等之高。

魏徵死後,唐太宗感嘆地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今魏子殂世,遂亡一鏡也!」唐太宗把大臣當做自己的明鏡,魏徵更是一面明亮的鏡子。魏徵的敢言直諫,唐太宗的虛心接納,都顯示出了一代明君和一代忠臣的形象。

走筆至此,希望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對當朝能有所省思,如今台灣民間如魏徵者比比皆是,而上位者對諫言充耳不聞,閉塞言路,致使寶島台灣日益沉淪,亂象叢生,盼層峰能懷有唐太宗的胸襟與雅量,真心治國,匡復社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