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賣炭翁》

◎導讀

在唐德宗貞元年間以前,皇宮如果要購置物品的話,會讓官吏(最初稱爲「內中市買使」,後來改稱爲「宮市使」)去採購,而且在購買後會立即付錢。

這一時期,木炭作為唐代皇家的主要燃料,其購買與管理對於整個宮殿的日常運作而言至關重要,不少官員都被任命為「木炭使」。起先,宦官只是宮市使,職責也並不包括購買木炭。但隨著宮廷鬥爭階段中宦官權力的增長,此種慣例發生了改變,木炭使的工作也逐漸融入了宮市使。而木炭本身也僅僅是在朝廷藉由宮市掠奪的諸多商品中的一種。

所以到了貞元末年,皇家則開始派宦官採購物品,此時,就已經開始出現低價強買,巧取豪奪的現象。再之後,連宮市文書都沒有了。雖然當時的諫官多次向德宗建議廢除宮市,但是,宮市一直沒有被廢止。

◎注釋

宮市的實施包括由宦官在宮中經營的商店。這些宦官仗勢欺人,派遣手下前往東市與西市或者往來民眾的必經之路進行強買強賣。商販的貨品都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被強買去,還被命令將商品運送到宮殿。

當時,常有數百人在長安的各個市場以低價強買貨物,他們常常用幾百錢買價值幾千錢的物品,甚至分文不給。時人也無法分辨其真僞,不敢問他們是從哪裏來的。

唐德宗晚年日益變得貪婪自私,不但經常把國庫賦稅收入劃撥到自己的內帑,還縱容在外宦官強令地方官進奉貢物,甚至在長安施行宮市以充實自己的小金庫。為彌補中央財政,德宗在全國範圍內增收茶葉等雜稅,導致民怨日深。

◎原文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兩騎翩翩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重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綾一丈羅,繫向牛頭充炭值。

鳳山長青學苑「詩詞欣賞課」課堂上陳玉燕老師說過:白居易的詩都要老嫗能懂,所以這篇《賣炭翁》寫得很直白。蔣勳老師很推崇這類作品,在諸多講座中說就像現代手機發出的簡訊。

◎品賞

孤苦無依的老翁,白髮蒼蒼,生活艱苦,以至於必須涉險到深山老林去砍柴,把砍來的柴都燒成木炭。

嚴寒的天氣,自己身上衣服單薄,已難禦寒,卻希望天氣再冷些,因為天氣越冷,木炭就可以賣個更好的價錢。

老天爺讓他如願了,是夜下起鵝毛大雪。一大清早,老翁就趕著牛車在積雪盈尺的路上艱困地前行,此刻他的心情是充滿著希望!這些親手一窯一窯燒出來的上好木炭,一年的衣食就指望著這一車木炭了。

可是,當老翁從清晨走到中午,好不容易把一車木炭運到都城南門外的市集,稍事休息時,卻禍從天降,來了兩個疑似宮裡派來“宮市”的使者,強行把一車木炭運回宮。

宮市使只象徵性的把半匹紅紗與一丈綾,掛在牛角上充當買炭錢,就把孤苦的老翁打發了。(參考網資:唐代商務交易,絹帛等絲織品可以代貨幣使用。按當時的市價,一匹紅紗約兩百文,半匹則價值一百文左右;至於綾,一丈則大約四百文左右。老翁的一車炭估值約一千五百文左右。) 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比一車炭價相差很遠。這是官方用賤價强奪民財。讀到這段,後學感慨不已,歷史很弔詭會重複,台灣也在上演。

尤讀到「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價願天寒。」不禁悵然淚下,那是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剛歷經安史之亂的朝代,飽漢焉知餓漢饑?

◎感想

後學想問的是,賣炭翁如何撐過當年的寒冬?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曾如是說:「名為〝宮市〞,而實奪之」。簡言之,宮廷採購跟搶劫沒有什麼兩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