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采蘩

續昨課程〈詩經‧國風〉第二篇《召南.采蘩》筆記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陳玉燕老師說:「這是修辭學中的〝提問句〞,以疑問句的形式來提問,有問有答、自問自答。」接著老師解釋題目《采蘩》:「比喻賢妻良母,女子恪守婦道。」所以是諸侯夫人自詠之辭,說的是自己盡職“奉祭祀”之事。

老師解析文句: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在何處。

◎采:上手下木(會意字),同「採」。

◎蘩(音凡):白蒿(野菜)~菊科植物,可以做成醃菜。

◎沼(音找):池塘、沼澤。

◎沚(音止):水中的小洲。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大意是:在何處采白蒿啊?在池塘邊及小洲上。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事:祭祀、祭拜、祭禱。

這句大意是:采蘩做什麼用啊?公侯祭祀時需要。

老師指出,古代諸侯的大部分祭祀禮儀,公侯夫人要參加的。祭祀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先秦時期,祭祀供品,必須是天子或諸侯國君的籍田中出產。籍田中沒有祭祀需要的供品,就由后妃或夫人去採摘。包括祭祀時國君身上穿的衣服,都由夫人親自製作。倘若做不到,不管是后妃還是夫人,都算是失職。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

◎澗:兩山之間的小水溝。

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宮:宗廟、廟堂、祖廟。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音披):被裼(音錫)~假髮做的頭飾。

◎僮僮:嚴肅而恭敬的樣子。亦作「隆盛」解。

老師注解〝被裼〞,說:它是中國古代后妃、夫人在準備祭祀工作與參加祭祀時專用的頭飾。目的是要讓自己的妝容顯得更加的恭敬和嚴肅。祭神如神在,故在祭祀時,對上天或自己的先祖是發自內心的恭敬,因此女子會把平時頭上戴的金銀首飾取下來,除了維持髮髻用的物品之外,只戴「被裼」。

◎夙夜:晨昏~早晨晚上。

諸侯國君的夫人不止是去採蘩以備祭祀之用,回來後更是戴上被裼,不論晨昏都嚴肅恭敬的檢查家中祭祀所用之物的準備情況。

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祁祁:安詳舒緩。

◎薄言:語助詞。

◎還:同旋。回去。

◎歸:女子出嫁。此指夫人回寢宮。

頭戴被裼的諸侯夫人虔誠恭敬,早晚忙碌一心為公。祭祀結束卸去被裼,夫人儀態安詳舒緩,彬彬有禮返回寢宮。

此詩為三疊詠,而其主要特色在於前兩章以一問一答出之。第三章寫采蘩者的儀容,用“僮僮”、“祁祁”,言語雖簡,而人物之儀態神情可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