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經典、翻閱教材對照筆記,回味陳玉燕老師講述“三家分晉”的故事,故事從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由它的六卿制度說起。

早在晉文公年代(公元前636年-前628),晉國為免族中王子爭帝位,除太子以外,國君的其他兒子及兄弟皆要遷離國都,因此《左傳》稱「晉無公族」,有別於其他國家。至於朝中大事,全部交由六卿處理。(卿即大夫,有封地,可世襲)

晉文公曾經流亡在外19年,回國登基後,欽點幾名出生入死的親信,共同處理朝政,是為六卿,成為政治權力中心。他設立六卿制度,是為了方便管理,可以互相牽制、互相制衡。那六卿包括:趙、韓、魏、智、范、中行,總共六家姓氏。

但是六卿各懷鬼胎,各有各的地盤和武裝,國君權力早已旁落。公元前490年,六卿中最為強大的智伯(姬瑤)聯合趙、韓、魏三家,打敗了中行氏和范氏,將其逐出晉國,迄公元前458年,智伯與趙、韓、魏,四家就瓜分了范氏和中行氏的領地。

不久,智伯想侵佔其他三家的土地,對三家大夫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說:「晉國本來是中原霸主,後來被吳、越奪去了霸主地位,爲了使晉國強大起來,我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來歸給公家。」

韓康子心有不甘,欲拒之,忠臣段規勸他:「不可不予,先順其意,忍耐一下為上策。智伯請地,君若拒之,必移兵於韓。日內智伯又向他國請地,若有不聽,則智伯必加之兵,靜觀其反應如何,再作打算。」康子諾,致萬家之縣予智伯。

魏桓子原也不甘心,欲拒之,家臣任章(別名趙葭)諫道:「智伯請地於韓,韓已與之,今請地於魏,君若不予,則會激怒智伯,其措兵於魏必矣,不如予之。」桓子諾,也令人致萬家之縣予智伯。

韓康子、魏桓子相繼割地後,智伯續向趙襄子索求藺(今山西柳林縣孟門)、狼皋(今山西方山縣南村堡)兩邑地,被毅然拒絕,因趙襄子之父是趙簡子(「趙氏孤兒」趙武之孫),曾當晉國正卿,權傾一時,家勢甚強。趙簡子卒,方由智伯取代為正卿。

趙襄子態度強硬,不肯從命,加上曾與智伯有隙,便對智伯使者說:「先人之業田者,那得送與他人耶?」智伯勃然大怒,遂於公元前455年,挾韓、魏兩家共伐趙襄子,史稱“晉陽之戰”。趙襄子自知以一家之力,難與三家對抗,畢竟眾寡懸殊,獨木難支,遂以父臨終之命,退守晉陽城(今山西太原市)

趙襄子憑地險與人和之優勢,與三家聯軍周旋三年。但三年後的某夏天,智伯趁夏日雨水多,掘晉水汾河之壩,水灌晉陽,導致城中“財食將盡,士卒病羸”,且趙襄子打算投降了,此時出現契機,誰都沒料到家臣張孟談竟然能力挽狂瀾。(後人讚譽張孟談的人品堪稱“戰國謀士第一”)

張孟談對趙襄子說:「我看韓家和魏家把土地割讓給智伯,是不會心甘情願的,我想辦法找他們兩家說說去。」是夜,趙襄子就派張孟談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韓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約他們倒戈,韓、魏兩家正在猶豫,經張孟談一說“脣亡齒寒”的道理,兩家都欣然同意了。

“晉陽之戰”智伯失敗。公元前453年,韓、趙、魏共滅智伯,三分其地,並於次年趕走晉出公(姬鑿),立晉哀公(姬驕)。晉國實際上已被三家瓜分,韓、趙、魏掌權,此時的三卿實力已凌駕於國君之上,不過三卿在形式上,名義上,仍尊國君為主公。

公元前434年,晉哀公死。晉幽公(姬柳)即位,韓、趙、魏瓜分晉國剩餘土地,只有絳(今山西絳縣)與曲沃(今山西臨汾市曲沃縣)兩地留給晉幽公。

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由周天子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國,是為三家分晉,與晉侯並列。此即《資治通鑒》中春秋時代與戰國時代的分界點。

公元前416年,晉幽公卒;前389年,繼位者晉烈公(姬止)卒,前357年,繼位者晉孝公(姬頎)卒,孝公死後,靜公(姬俱酒,亦稱靖公)即位,被三晉(韓、趙、魏)流放,依《史記》記載,前349年,被廢為平民。

然《資治通鑑》記載「晉孝公薨,子靖公俱酒立」是周安王24年(前378年)的事,而「韓、趙、魏共廢晉靖公為庶人而分其地」是周安王26年(前376年)的事。

話說,三家正式封爲諸侯後,韓都城在今河南禹縣(後遷至今河南新鄭)、趙都城在今山西太原東南(後遷至今河北邯鄲)、魏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至今河南開封)都成爲中原大國,加上秦、齊、楚、燕四個大國,史稱“戰國七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