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文學欣賞視訊課,陳玉燕老師講述的是被世界公認為大悲劇的《竇娥冤》,作者是連外國人都稱他為「東方的莎士比亞」,而在中國的地位是「曲聖」,他就是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關漢卿。

老師簡介:關漢卿(1225~1320年),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號已齋(已齋叟),元代雜劇作家。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而他是“元曲四大家”之首,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是《竇娥冤》;散曲有小令40多首、套曲10多首,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

關漢卿自認「我是箇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以飲酒嫖妓為榮,其塑造的「我是箇蒸不爛、煮不熟、搥不扁、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是一位熟悉勾欄伎藝的戲曲家。元末明初精於詞曲的賈仲明《錄鬼簿》弔詞稱他為「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足證關漢卿在元代劇壇上的地位。

師指出,構成元代雜劇的要素有三:曲(歌、詞)、白(台詞)、科(動作),並有完整故事情節。文詞上,曲較典雅而押韻,白則較淺白通俗而不押韻。雜劇每本四折,每幕一折,在結構上一本四折演完一完整故事。“折”有段落的意思,元雜劇以同一宮調寫曲,一套曲子由頭至尾唱完,叫做一折,若故事長者分數本。另亦有獨立演出的單元,稱“折子戲”,是戲曲中的精彩片斷,可說是全劇的靈魂所在。

師補充說,雜劇多另加「楔子」,常規是一劇一楔子,也有一劇兩楔子的。楔子篇幅比較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演出,對故事由來作簡單的介紹,也有在折與折之間演出的,但不能放在第四折之後。因為楔子的作用是補充正文、簡介內容,或貫串劇情,和後來過場戲相似。

簡介作者後,進入課文導讀,師解析:關漢卿的悲劇《竇娥冤》是中國古典悲劇的典範,全名是《感天動地竇娥冤》,師說:本劇共四折一楔子

楔子

竇端雲從小死了母親,父親竇天章則是一位窮書生,因上京趕考缺少盤纏,便將年僅七歲的女兒賣給了蔡婆婆做童養媳,蔡婆婆將童養媳改名竇娥,十七歲時,竇娥與蔡氏之子成親,小夫妻倆過了一段雖然艱苦,但還算是幸福的生活。

第一折

不料,婚後不到兩年,竇娥丈夫去世,竇娥與蔡婆婆相依為命,為維持生計,蔡婆婆向賽盧醫 (一位庸醫,在山陽縣南門開藥局,曾向蔡婆借銀十兩) 討債,結果討債不成反而更差點被勒死,恰好獲張驢兒父子所救,孰知張驢兒是楚州的地痞無賴,趁機搬進蔡家,之後,威迫婆媳與他父子成親,然而竇娥嚴辭拒絕,還把張驢兒痛罵了一頓,張驢兒懷恨在心。

第二折

過了幾天,蔡婆婆害病要竇娥做羊肚湯給她吃,竇娥順從,當竇娥把羊肚湯端給蔡婆婆喝時,蔡婆婆接過碗,忽然嘔吐,不想喝了,結果被張老兒搶去喝,中毒身亡。

張驢兒本想毒死蔡婆婆以霸佔竇娥,便以告發企圖勒死蔡婆婆之事威脅,向賽盧醫討來毒藥,在羊肚湯裡面下毒,不料反而被父親誤喝,毒死了父親,張驢兒把殺人罪名,栽到竇娥身上,到楚州衙門誣告。

楚州太守桃杌是個貪贓枉法的貪官,背地裏被張驢兒用錢買通,把竇娥抓到公堂訊問,逼她招認是她下毒。竇娥受盡百般拷打,就是不肯承認。楚州太守知道竇娥待她婆婆很孝順,就當着竇娥面前要拷打蔡婆婆,竇娥想到婆婆年歲絕對經不起這酷刑,只好含冤招認毒死張老兒,太守判竇娥死刑,斬立決。

第三折

時值六月炎夏,竇娥被五花大綁,押赴刑場,由劊子手斬首示眾,臨刑前,竇娥含淚向天起誓:「我的冤屈只有上天才能知道,為了證明我的清白,我被殺之後,一要刀過頭處,血不滴落在地,全飛在丈二白練上;二要六月降雪,掩蓋我的屍首;三要讓楚州從此大旱三年!」結果血濺白練和六月降雪當場應驗,之後,楚州也真的大旱三年。事件至此,大家才知道竇娥真的是被冤枉的。

第四折

三年後,竇娥的父親竇天章京考得中,官拜参政知事並加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一日,來到楚州,竇娥的冤魂前來告狀,這個冤案才得以重審、昭雪,竇天章將賽盧醫發配充軍,貪官桃杌被革職、永不敍用,張驢兒被凌遲處死,竇娥之冤得以平反。

劇終詞云:莫道我念亡女與他又罪消愆,也只可憐見楚州郡大旱三年。昔於公曾表白東海孝婦,果然是感召得靈雨如泉。豈可便推諉道天災代有,竟不想人之意感應通天。今日個將文卷重行改正,方顯的王家法不使民冤。

《竇娥冤》是元朝關漢卿的雜劇代表作,劇情取材自「東海孝婦」的民間故事。情節反映出元代貪污官吏「無心正法」,草菅人命,以及百姓有冤無路訴的黑暗現實和政治弊病。

一切不公,使竇娥滿腔怨憤化作一股力量,這力量強大到使自然界發生反常變化。作者的藝術手法淋漓盡致地渲染出受壓迫老百姓的反抗情緒。

師解析《竇娥冤》後,個人心得是:劇情彰顯出社會的黑暗已引起上天的震怒,三樁誓願的實現是竇娥反抗的最終結果,也是悲劇高潮的結束。

竇娥之死,給人間留下一個勤勞善良、堅強不屈、富於反抗精神的感人形象:也給人間留下一曲對黑暗社會以死抗爭的悲壯歌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