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557.JPG

IMG_6558.JPG

IMG_6559.JPG

IMG_6556.JPG

IMG_6560.JPG

午間,小林一村志工熱情款待愛種樹協會成員暨高雄科大與空大師生用膳,食材大多是村民自種蔬菜,採自助方式,自備餐具自取食物,能吃多少就夾多少,既不浪費又環保。在下利用午餐時間,上網查閱大武壠族相關文獻:

大武壠族又稱大滿族,為台灣原住民的一支,清朝文獻稱之為「四社熟番」。四社熟番,係指原住在台南烏山山脈以西,並擴及楠梓仙溪和荖濃溪流域附近,包括現今台南善化、大內、玉井一帶的丘陵與河谷地帶。主要部落有大武壠社(頭社、二社)、霄里社、芒仔芒社、茄拔社等四社,因此被稱為「四社熟番」。

回溯明鄭統治時期,在台南平原實施「軍屯」政策,加上清初〝渡台禁令〞效果不彰,漢人一波波來台拓墾,對台南平原西拉雅族造成相當大的生存壓力,導致族人開始往東方淺山丘陵移住,進而迫使當地的大武壠族人開始往其他山區移動,1786年(乾隆51年)遷移至楠梓仙溪流域的甲仙埔、阿里關、四社寮及小林村等地,其中以芒仔芒社為主的族人較早於乾隆中葉遷徙至荖濃溪流域的六龜里、下荖濃、頂荖濃等地。19世紀初,部份高雄地區的大武壠族人再次沿新武呂溪遷移至今花東縱谷關山、池上至玉里一帶。

日據時代,編屬高雄州旗山郡甲仙庄東阿里關的小林村,台灣光復後改隸高雄縣甲仙鄉。清代,小林村曾是大武壠族人口最多的部落,其居民多是自東阿里關前來拓墾的。直至日據時代,因採樟人力所需,才先後有新竹、嘉義一帶的客家人與閩南人前來工作、定居,大武壠族人遂又稱嘉義來的閩南人。

民國98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小林村,族人被迫分遷三地重建家園。小林一村: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小林社區、小林二村:位於高雄市杉林區上平里日光小林社區、小林三村:位於高雄市杉林區月眉里小林大愛社區。

小編前文提及植樹對小林村有重大的意義,因為種下去的每一棵樹,都象徵著八八災變前的每一戶人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