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燕老師線上講述《裨海紀遊》,師說:裨海紀遊(又名:採硫日記)為清朝郁永河所著,書中描繪早期先民渡海來台的危險,並記述17世紀台灣最詳盡的地理。

課文內容,師述:1696(清康熙35)冬福建福州火藥庫爆炸,損失硫磺50餘萬斤,依規定典守者福州府知府需要負責補齊,管理火藥庫者為正五品同知王仲千。因硫磺甚為珍貴,福建並無產地,王仲千麾下幕賓郁永河自告奮勇前往台灣硫磺產地採硫。

郁永河於16972(康熙36)由福建到臺灣來採硫磺,首至當時台灣最大城市~台南招募工人,47日啟程,隨行給役者凡55人,乘著犢車經過新港社、嘉溜灣社和麻豆社,接著由半線社到大肚社、牛罵社,渡過大甲溪,到達宛里社。對於這段路程,郁永河印象深刻,除見識到府城附近土著聚落的景觀外,他還記道:「經過番社皆空室,求一勺水不可得;得見一人,輒喜。自此以北,大概略同。」

從竹塹社到南崁社的路途中,郁永河吃盡苦頭,沿路未見一人一屋,感到當地「非人類所宜至也」。至八里分社後,再乘莽葛(原住民用的船)到淡水,這時已是427日,續前往北投,在該地採硫近半年時間,至1020日才回福建交差。

郁永河渡海來台那一年,距施琅率清軍入臺已歷14年,就環境變遷而言,17世紀漢人在臺灣固然已墾成一些田園,但從郁永河將來臺見聞所撰的《裨海紀遊》觀察,可以發現當時臺灣原始景觀的改變仍然有限。

據文獻記載,郁永河所處年代距1683年清廷開始統治臺灣不過14年,因此各項民政與治安尚未步上軌道。特別是當他到北投開採硫磺時,原住民與漢人關係仍未和緩,加上隨行工人水土不服,使得他一度意志消沉,甚至揶揄自己「與人言,人又不解余旨,口耳並廢,直同聾啞」,而且原住民經常在夜間放箭,這使得他在書中回憶不斷提醒自己來臺初衷,得以完成艱鉅任務。

《裨海紀遊》內容多為觀看別人,寫自己的生活甚少,有些雖非親眼見聞,但對還没文字記載能力的台灣原住民、平埔族、少數的漢裔土官,郁永河的遊記成了唯一的珍貴文獻。

郁永河當初來台採硫、煉硫的地方,民74年,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於北投龍鳳谷旁立有「郁永河採硫處」石碑,供後人紀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