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1083289778.jpg

第四則寓言故事:大樹無用

一天,莊子帶著學生上山,看到伐木工人坐在一棵參天大樹下休息,莊子好奇地問:「這棵樹這麼大,為什麼不砍呢?」伐木工人說這棵樹沒有任何用處。這棵樹因為「無用」而得以保全,太過「有用」則易陷於危險。

莊子與學生下山後來到老朋友家,朋友非常開心,囑咐僕人殺一隻鵝招待大家。僕人問:「一隻鵝會叫,另一隻不會叫,殺哪隻?」朋友說:「殺不會叫那隻。」鵝因為「無用」而被殺。學生很迷惑,到底「有用」好,還是「無用」好?莊子的回答:要處在有用、無用之間。

老師說,《莊子.山木篇》有言「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意思是,長得筆直的樹木總是先被砍伐,因為不需要太多的加工就可做為房屋的棟梁;味道甜美的水井總是先被汲取枯竭。莊子之意,並非反對服務他人、奉獻社會,而是提醒人們不要鋒芒太露。

殊不知,有用的樹木,被人砍掉使用;而無用的樹木,卻能長存下來,最後長成參天大樹。引申到人身上,也是同樣的道理,行事低調,移樽就教,不恥下問,降低自己的身份,是為了避免外界的禍害,自身得到保全。

所謂的有用、無用,是因為判斷的立場及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這是人類的一種迷惘。可見有用、無用是相對的,莊子的「有用之害、無用之用」都發人深省。

第五則寓言故事:魚樂之辯

莊子和惠施出遊,在濠水的一座橋上交談,莊子看見鰷魚躍出水面說:「鰷魚悠然自得,這條魚真快樂啊!」惠施說:「你不是魚,怎知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魚的快樂呢?」惠施說:「我不是你,所以不知;你也不是魚,怎知魚的快樂,這是可以斷定的」。

莊子說:「請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說『你哪裡知道魚的快樂』這句話,這就表明你已經肯定了我知道魚的快樂」。老師指出,莊子表述的是一種審美態度,莊子說的雖然是魚樂,其實就是莊子之樂。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意念強加給別人。寒天飲水,冷暖自知!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狗狗搖尾巴,通常人們便認為牠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