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462.JPG

IMG_0452.JPG

〝人生除生死無大事〞的確是職業軍人的寫照,因為當你志願投入國軍行列後,這條命就交給國家了,雖然不似古代帝王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國軍的信條是「我死則國生,我生則國死」。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對弟子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生死確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因為人人都要面對死亡。然,軍人了透生死,無論是作戰時陣亡或演訓時殉職,都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體現。

提及「人生除生死無大事」時,老哥哥特別有感,感覺淒涼無比,這是同年代職業軍人一致的感受。自己入伍時已填寫遺書,身後事自有國家處理,但面對至親離世的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想必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刻骨銘心。

想當初在金門前線接到愛妻難產的電報時,擬向權責長官請假返台,然營長的一句話令老哥哥當年羞愧萬分,身在前線戰地,居然惦念著兒女私情,回憶當時營長問:「究竟是前線戰備重要,還是個人家事重要?」軍務繁忙,營長要時任副營長的老哥哥〝仔細想想〞,沒說出的後語是〝好好檢討〞。

人生無常,我們究竟要多麼努力,才能逃得掉命運的作弄?老哥哥事後回憶這段往事,自身體驗是「世界上有兩種痛,一種是永遠也得不到,另一種是失去了再也回不來。得不到尚且有希望,失去了卻痛徹心扉。」有人說:人生就像一杯酒,想喝的時候已經沒了。

事實上,就算當年權責長官准予請假,自己也要配合航班週期才有交通船,防區不可能派專機或專艦送你回台,且當年外島金馬前線仍在砲戰中,對岸共軍雖實施的是「單打、雙不打」,但單獨航行在台海的船隻,沒有海軍艦艇與空軍戰機護航,具有高度危險性。

所以,在外島想要請假的困難度,已毋庸贅言,老哥哥回憶在未去外島前,部隊在台灣駐防時,狀況相對較好,在〝慰勞假〞未頒布前,國定假日與星期例假日部隊未擔任戰備任務時,官兵可按比例放假外出,但前提是,若輪值衛哨勤務或巡查或值星的官兵,則不得外出。

為慰勉官兵平日演訓辛勞,部隊長通常會以星期三的晚間作為福利,是日晚餐後,有眷官兵可以放〝探眷假〞,無眷志願役軍士官可以放〝散步假〞,義務役官兵則是〝在營休假〞。放〝探眷假〞者,可在家留宿至翌晨回營參加早點名;放〝散步假〞者,則當晚須回營參加晚點名。後來,放〝探眷假〞者,戲稱自己放的是探〝春〞假。

如今施行募兵制,回溯徵兵制未走入歷史前,上世紀的60年代,役男最廣為流傳的兩句話,一句是:「老鳥要走有交代,中鳥要等待,菜鳥要忍耐!」另一句是:「人在軍中心在家,思念家鄉一枝花,非是郎君不回鄉,只是長官不放假!」顯出當年役男的無奈。

面對天災人禍,面對生老病死,我們往往束手無策。老哥哥回神後,說:「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活著的每一天,握緊身邊人的手,享受當下的幸福與歡樂。」所以,竹林院落的九條好漢,迄今袍澤情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