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眷村電影,誠如名藝人李立群先生在〈這一夜,誰來說相聲〉裡的段子《國與家》所說的一樣「搭個鐵架掛塊布,就可以演了,正反兩面都可以看。」鐵架子是民50年代後期才有的,之前是竹架子。

印象中,民52年夏天的某個星期六晚上,軍團文宣組按表輪到宣武新村放映電影慰勞眷屬們,其他眷村的孩童得知消息奔走相約,而想看電影的眷戶們也早早用過晚膳,與其說早早不如說草草,因非年節所以晚膳通常很簡陋,能填飽肚子,已是幸福。

夏日夜晚,月色明亮,滿天星斗與在稻田飛舞的螢火蟲,相互輝映。宣武新村靠近水源路的廣場,不到晚上七點已聚集近百名的觀眾,男女老少皆有,椅子自備,大家都自動自發的按椅子高矮排列,以不妨礙後面觀眾為原則,婦女、孩童都能井然有序,應是受軍人家庭的薰陶所致,沒帶椅子的,就到銀幕前席地而坐,前面坐滿了,就到銀幕背面去觀賞,正反兩面都可以看。

是夜,放映的是「苦兒流浪記」,仍是黑白片,由當時年僅11歲的蕭芳芳與影壇「鐵漢」王引領銜主演。演技精湛,細訴人倫親情委婉有緻,劇中蕭芳芳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不知道,要是他知道,夢裡也會笑。」

劇中流浪的苦兒未哭,銀幕前的眷村媽媽們卻個個眼眶泛淚,隨著劇情,扣人心弦,不多時抽泣之聲四起,後來竟哭成一團,而孩童們受了大人感染也跟著哭了起來,這是一幅人間真情流露的景象。

散場後,才知道眷村媽媽們既受劇情感動,也被勾起思親愁緒,由大陸隨軍來台轉眼已十餘年,家鄉父母狀況如何?毫無訊息,至於何時能重返故鄉,遙遙無期,因此泫然淚下。

之後,再看見會讓眷村媽媽們哭成一團的電影,是樂蒂和凌波合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