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23-22-57-55-690_deco.jpg

19-05-23-22-57-36-497_deco.jpg

讀易經,學生我本無資格,誠如孔聖人因材施教所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教易經是有條件的,孔子認為資質不夠的人是不能聽易經課的,因為在下資質愚魯,慧根淺、悟性低,就是孔子所說的「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慶幸的是,徐錦文老師教〈易經〉有教無類,上至高齡老叟、下至稚齡孩童,全都傾囊相授,毫不藏私,雖然愚魯的我對易經的卦象、卦理,難窺堂奧,但對徐老師每次提示的寓言故事或播放影片的情節,都興致高昂,學生聽老師講故事,尤其是很動人又很有內涵的故事,焉有不高興之理?

今天易經課講《繫辭上傳》,重點在第三章與第四章。之後,老師引用了好幾則故事,故事從一部影片說起,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所製作的紀錄片《地球脈動》敘述:一隻海鬣蜥被蛇群圍攻追殺,海鬣蜥以飛快的速度不停狂奔逃命,一度被蛇群纏繞,驚險萬分,同學們看得是驚呼連連,所幸牠找到空隙脫逃,快馬加鞭地趕緊爬上岩石,還差點被尾隨而至的蛇咬到,最後爬上岩石頂端和媽媽會合,成功逃過一劫,過程中險象環生。

然後,老師轉到《窮和尚與富和尚》的故事:話說,在四川有兩位和尚,一富、一窮。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要到南海去取經,你覺得如何?」富和尚問:「你怎麼去呢?」窮和尚答:「我憑著兩隻腳及一個缽。」富和尚聽後語帶揶揄,說:「好幾年來,我一直想去南海取經,但始終在考慮是坐馬車走陸路?還是乘船走水路?致迄今仍未成行,你又憑什麼能去呢?」富和尚之意是,四川至浙江路途約有兩千公里之遙,況且還須搭船渡海,談何容易!窮和尚不再多言,向富和尚道別後,隨即啟程,一路托缽化緣,到浙江寧波時觀音菩薩感其心誠,庇佑搭上朝聖船,安抵普陀山。一年後,窮和尚從南海取經回來,去找富和尚告訴他取經的過程,富和尚聽罷,羞愧不已!

窮和尚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的決心與毅力,他為了理想和目標而奮勇向前、勇敢邁進。常言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五代南唐,法眼文益禪師也是一位非常重視積極實踐的禪者。有一次一位學生問他:「什麼是人生之道?」法眼禪師直截了當回答:「一願叫你行,二願也叫你行」。

因此,老師一再強調:「讀易經如果只停留在會背誦是不夠的,一定要即知即行,這才能在生活與工作中發揮效力和創意。」老師之意,易經生活化,時時專心聽、用心學,恆心做,做我所說,說我所做,就能達到〝自覺覺他〞的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