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181203_185909.jpg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師說:「慎言語是養德,節飲食是養身,兩者要兼顧,有句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就是這個意思。」師解,慎言語可避免禍從口出,節飲食可避免病從口入,二者皆「頤」的重心所在。蜚短流長的去中傷別人,藉暴飲暴食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二者皆是人們所喜,故須謹慎和節制。

慎言語,常言道:「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憑心而論,聖賢人可做到人前不說人,但卻沒有人可做到背後無人說,即使是一個偉人、飽學之士、道德高尚者,甚至出家之人,渠等也不敢保證做得到。

即使是至聖先師孔子亦難免被弟子子路當面給予臉色,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記載南子(衛靈公夫人)接見孔子一段頗有意味的故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悅。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子路懷疑老師和南子發生了什麼,令孔子尷尬得發毒誓,留給後世許多不同的解讀。

晚清一代名臣左宗棠,有句經典名言說:「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其實,我們也沒必要在乎別人說自己什麼,別人會說必定有他的原因,而自己要做的是,虛心接受批評,認真檢討過失,做到無愧我心。

節飲食,吃東西要謹慎而節制,小心不要吃壞身體,尤應打破坊間〝吃到飽〞的迷思,師說:通常吃到飽只會吃過量、吃到撐,甚至吃到反胃,而且有些饕客還會自問「還有那些沒吃到?」老師語重心長地說:「現在不養身,日後養醫生」的確,病多半是吃出來的。

今天,老師再次自訴茹素二十餘年,且一天僅食兩餐,而助教王榮宗先生亦一天僅食晚餐,然二師皆精神抖擻、容光煥發。素食,除有益身心外,對地球環保更是有利。學生聞後,慚愧不已,除早餐外幾乎是無肉不歡,以致身材臃腫、體重超重,坐擁三高,難怪未老先衰。

最後,老師一再強調:「頤以養身養德,鼎以養心養腎。切記!切記!」這堂課受益匪淺,除聽了許多聖人的典範與君子修業進德外,老師還說了自家的家務做範例,令人敬佩,經學之家子女的成就,果然不同凡響,而自己也該醒悟了,即使不素食也應節食。

筆記至此,想起陳玉燕老師〈文學欣賞〉課,曾教過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崔瑗的《座右銘》:

毋道人之短,毋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譽不足慕,惟仁為紀綱。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

毋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茍有恆,久久自芬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