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345.JPG

IMG_2344.JPG

IMG_2341.JPG

我國有句俗諺「落葉歸根」,離鄉背井的人們,莫不盼著總有一天要回到故土,就算死了屍骨也要葬在原生的土地,如此靈魂才得以安息,這已是根生蒂固的觀念。

但亦有例外,有些放蕩不羈的狂士,抱持著〝路死路埋,溝死溝埋,被狗吃了得個肉棺材〞的豪氣。如竹林七賢中的劉伶,常乘鹿車,攜一壺酒,帶著一名童子扛著鐵鍬在後跟著,謂曰:「死便埋我。」倒像是西方人的思想「落地生根」,走到哪就在哪安家落戶,身故後就葬在當地,作戰陣亡更是如此,如二戰盟軍的「霸王行動」諾曼第登陸戰,美軍埋骨在奧哈馬灣畔墳場有9387座墳墓;英軍埋骨在拜約墳場有4144座墳墓,他們都戰死在法國,埋在法國。

週六社大「走讀高雄」南壽山,最後一節課在生態文史專家柯耀源老師帶領下,來到鼓山區登山街60巷內的洋人墓,為何要探索洋人墓?因這裡有一處快被人遺忘的洋人墓園遺址,台灣光復後成了住宅區,當時部分墓碑尚未遷移也找不到墓主後人,民眾入住後,房子就直接建在旁邊,形成與墳墓做鄰居的特殊景象,不過,數十年來住戶表示平安無事,無外界想像的靈異事件發生。

登山街60巷內為何會有洋人墓,經柯老師解說後始略知其經過,原來1867年英國公使阿禮國從北京來高雄視察,指示領事賈祿要設法在高雄弄一塊英國公地,做墓園之用,至1871年有雅芝擔任領事時始完成,在領事館北邊的地界內騰出一塊空地,建造墓園及一間追思堂。迄1896年間,共39位外國人在此安息。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當時的日本政府將此塊墓地,編列為英國政府永久租用地,1908 年將外國人墓園前方的天然潟湖填築為海埔新生地後,成為今日的哈瑪星地區。

老師指著一塊墓碑說:「這一塊是英籍海關幫辦~康威的墓碑。」環視當地環境,墓碑長年遭受瓦斯熱水器的熱氣,字跡早已模糊,而市政府似乎無主管單位出面管理,在幫辦旁數步之隔另有一座已無墓碑只剩基座,老師說:「墓主是領事夫人~瑪莉,於1884年去世。」兩座墓相鄰,老師說兩者不是夫妻,毫無關係。轉入另一條巷弄,亦有一塊墓碑上刻有十字架,墓主是誰有待考證。

老師轉述當地耆老的說法,指出這裡曾是一片漂亮的洋人墓園,當地人習慣用台語稱為「紅毛墓」,就如台南安平古堡被稱為「紅毛城」,道理一樣。日據時代,墓園附近是日本人的高級社區山下町,台灣囡囝常會跑去墓園旁玩。事實上,台灣各地只要有洋人長期居住的地方,就會有洋墳,數量一多便形成墓園,墓園成了當地台灣兒童的遊戲場所。到墓園玩耍難道不會令人毛骨悚然?老師說的好,逝者不足懼,活人才可怕!

墓園裡的洋人雖無路死路埋,溝死溝埋之舉,但卻都在身故後就地埋葬,果然是落地生根,或許,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愛台灣。柯老師說:「引述文史工作者麥漢鳴先生所言,台灣人只重視亡者出殯的儀式,大多忽略對身後墳墓的照顧,這由柴山地區數座二百年以上的漢人墳墓遭到廢棄,可見一斑;而西方人對亡者卻是出自內心虔誠的尊重,不會把他們當成鬼神看待。」據報導,淡水洋人墓園,每年清明節會有僑民入境隨俗前來清掃墓地,禱告追念,撫慰在異國的靈魂。同樣在台灣的洋人墓,南北差異竟如此之大!

昔日高雄洋人墓園有39座的墓碑,如今僅剩下兩座墓碑及一塊基座,且均被社區內建物所包圍,其餘的墓碑及墳下遺骸,已下落不明,究竟是1941128日英國對日宣戰後被破壞,抑或是19451025日台灣光復後被國民政府遺棄,為今之計,高雄市政府是否應妥善保留客死異鄉的洋人墓碑遺址,以作為台灣歷史的見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