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190615_141351_vHDR_On.jpg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的兩個王子,孔子對他們評價很高,認為他們身處亂世,能夠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堪稱「求仁而得仁」的「古之賢人」。

伯夷、叔齊有何行止?何以能得到孔子的讚譽?據《史記·伯夷列傳》記載,他們的主要事跡有:

一是「讓位避世」

商朝初年,商王封墨氏為孤竹君。商末,孤竹國國君在世時曾立三王子叔齊為王位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欲讓位於長兄伯夷,伯夷則認為父王的遺命不能更改,於是就跑到北海之濱隱居去了。叔齊深覺有違體制,也不願意繼承王位,隨後也跑到北海之濱隱居去了。

史載:「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齊名致,字公達。伯夷大而庶,叔齊小而正,父薨,兄弟相讓,不復立也。」眾臣見大王子和三王子都離開了孤竹國,只好推舉二王子(中子)為國君。但,孟子對他們避位隱居的解說稍有不同,認為他們是為了逃避商紂暴政而「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

二是「叩馬而諫」

商末,周人漸興,西伯(姬昌)仁德,伯夷、叔齊聽說西伯「善養老者」,便從北海之濱趕到豐邑。此時西伯已經去世,姬發繼位,姬發正在積極興兵討伐商紂。伯夷、叔齊得知後,攔在姬發馬前,拉住馬轡勸諫道:「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

就倫理而言,父親姬昌去世,尚未安葬,為子者姬發就抬棺大動干戈,以臣討君,確實不孝不仁,故而他們「叩馬而諫」,表示反對。當時,姬發左右想把他倆殺掉,姜太公趕緊攔住說:「這是兩個義人!」於是把他倆攙離。

三是「不食周粟」

姬發伐紂成功,建立周朝,天下歸附,而伯夷、叔齊不齒與不孝不仁之徒為伍,因有滅國之恨、弒君之仇,不願臣服,於是他倆跑到首陽山中隱居起來,不食周朝之粟,以挖野菜為生。

有一天,一個山婦遇到伯夷和叔齊,說:「你們很有氣節,不吃周朝的糧食,可你們吃的野菜也是周朝的啊!」伯夷、叔齊一聽,很有道理,非常後悔自己吃了周朝的野菜,於是連野菜也不吃了,數天後,兩人就餓死了。

臨終前,唱著:「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

孔子也是殷商王室後裔,宋國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在血緣關係上,與伯夷、叔齊之間存有某種天然聯繫,因此孔子更能深切感受到他們的亡國之恨。

孔子把伯夷、叔齊美化成「不念舊惡,怨是用希」的聖人,其實真正意思是:伯夷、叔齊雖然在政治上失敗了,但是他們在道德上卻千古留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