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除了有日益嚴重的PM2.5,更有社會上充滿政治癌的霾害,兩害雙管齊下,造成人民極度的不安,對前者是恐慌,對後者是憤怒。

為避兩害,減少外出在家看書,隨手取下一本早已束之高閣的通俗小說《封神演義》,這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神魔小說,以武王伐紂的歷史為架構,以天命思想為中心,並添加了許多光怪陸離、匪夷所思的變異法術,所鋪衍撰述成的神魔小說。它曾數度被拍成電影,亦製播過多集電視連續劇。

在《封神演義》中,講述紂王在女媧娘娘聖廟進香時,突然一陣狂風捲起了幔帳,現出了女媧娘娘的聖像,紂王見女媧容貌端麗、國色天姿,宛如蕊宮仙子臨凡,月殿嫦娥下世,不由神魂顛倒起來,便在殿內壁上題淫詩一首對女媧不敬。女媧回到殿內看到後便在盛怒之下命令軒轅墳三妖(千年九尾狐狸精~蘇妲己、九頭雉雞精~胡喜媚、玉石琵琶精~王貴人)迷魅紂王,斷送成湯六百年的基業,加速商朝的滅亡,讓紂王背上千古罵名。

它雖屬小說,但不乏真實史料,如:妲己確有其人,而且常唆使紂王行暴虐之事;亞相比干直諫紂王,遭到剖心之刑亦是史實;其他如文王的長子伯邑考被紂王剁成肉醬,也確有其事,事後紂王還將伯邑考的肉賜給文王吃。(見於史記殷本紀)。

紂王是商朝的最後一個君主,姓子名受,廟號帝辛,諡號紂,何謂〝紂〞~殘義損善曰紂。紂王荒淫無道,凶殘無比,在這個暴君的眼裡,大臣們的性命連根草都不如,百姓的性命更加無法保障,他無休止地搜刮人民,鎮壓反抗者,舉國上下,一片恐怖,商朝的臣民們見没有出路,紛紛投奔西部一個叫周的小國。

公元前10461月,這個小國的首領姬發(史稱武王)帶領三千勇士,聯合八百諸侯,起兵討伐紂王,天下的百姓群起響應。周武王在誓師大會上宣讀伐紂檄文:「因紂王荒淫無道,罪大惡極,皇天震怒,今承天命率仁義之師,誅滅紂王。紂王雖有千千萬萬臣民,可是人民早已和他根本不是一條心;周族哪怕只有十個臣民,却能結成一條心。大家同心同德,何愁誅滅不了惡貫滿盈的紂王」。

誓師結束,武王下令發起總攻擊,先遣呂尚(姜子牙)以數百名精銳部隊出擊,商軍中的奴隸和戰俘全無鬥志,陣前倒戈,周軍在牧野大破商軍,商朝大軍頃刻瓦解。紂王見大勢已去,倉惶逃回朝歌,登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史稱「牧野之戰」。《尚書.武成》記載武王伐紂的事件經過,形容是役「罔有敵于我師,前徒倒戈,攻于後以北,血流漂杵」。

武王伐紂,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面對背離民意、倒行逆施的政府,除拆穿其「最會溝通的政府」及「謙卑、謙卑、再謙卑」的謊言外,受盡愚弄、被欺壓詐騙的人民必須團結起來,一起譴責它、罷免它,尤有力人士應登高一呼,像周武王一樣,應天順民,當仁不讓的完成天象的演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