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之戰後,孫臏去了哪裡?史無記載。馬陵之戰後,田忌、孫臏理應得到封賞,但齊威王聽信鄒忌的讒言,抑或齊威王內心害怕田忌、孫臏功高震主,於是解除二人的兵權,迫使其逃亡。

公元前319年,齊國政局發生變動,齊宣王繼位。與田忌不和的政敵齊相鄒忌病死,另一政敵田嬰,在接替鄒忌相位後不久就辭職,田忌、孫臏的冤案,終得到平反昭雪。

話說地府按元始天尊先前所說的,又讓他等了500年,直到九竅玲瓏心再次出現,才又送他到陽間轉世,這一世便是諸葛亮,故諸葛亮文有姜子牙治國之材,武有孫臏練兵之道,自比管仲,樂毅。因孫臏被算計砍斷了雙腿只能坐輪椅,所以轉世後的諸葛亮愛坐輪椅,具有前世的習慣。諸葛亮因輔佐劉備及後主,被其所累,至火燒三萬藤甲軍時,更傷了陰德,不能成仙,諸葛亮目睹慘狀垂淚而歎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諸葛亮作了如下的總評:「諸葛亮當宰相,安撫百姓,建立法規,整頓官職,講求權制,誠懇待人,處事公道。凡是能盡忠而有益於國家的,雖然和自已有仇隙,也一定獎賞;凡是犯了法或玩忽職守的,雖然是自已的親人,也一定處罰;凡是肯真心服罪改過的,雖然犯了重罪也一定從輕處理;凡是狡辯抵賴掩飾罪過的,雖然所犯很輕,也一定加重處罰。不管做多麼小的好事,都要獎勵,不管做了多麼小的壞事,都要責罰;處理政事精練,注意遵循事物的根木,根據名位考核實際工作效率,虛偽的人不錄用。這樣蜀漢的人畏懼而又尊敬他,刑法雖然嚴峻但沒有抱怨他的人,這是由於他能用心公平、賞罰分明的結果。像他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治理國家的良才,是管仲、蕭何一類的人物。但是連年興師動眾,未能獲得成功,這大概是他在權變將略方面不擅長的緣故吧!」

史載諸葛亮「賞罰肅而號令明」,「法令明、賞罰信,士卒用命,赴險而不顧」。他率領的軍隊「出入如賓,不圍獵,不隨意踐踏莊稼」,在渭水沿岸屯田時,軍隊夾雜在百姓之中,「百姓安堵」不感到惶恐。

公元234828日,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終年54歲。諸葛亮為匡扶漢室,嘔心瀝血,實踐了在〈後出師表〉所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