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碧海演習

駐守過金門的軍人,都知道什麼叫「雷霆演習」;同樣的,駐守過馬祖的軍人,都知道什麼叫「碧海演習」。

一聽「雷霆演習」就感覺一種巨大的萬鈞威力,有如排山倒海而來,令人無法抵擋、抗拒;而「碧海演習」絕不是碧海青天夜夜心,那般詩情畫意,個人推測應是“上窮碧落下黃泉”之意,係指千方百計,尋覓追究到底,隱然有不達目的,絕不終止。

無論「雷霆」或「碧海」演習,都是金馬外島軍民所不樂見,一旦啟動演習,即意味著有官兵失蹤,駐軍要將全島仔細搜索一遍,地毯式搜索不足表示嚴密,必須是掘地三尺。

其方式,每位軍人要保證責任區內安全無虞,當地居民則需配合搜尋,自衛隊亦須協尋;在「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通令下,最令大家不願接受的事實,就是〝叛逃〞偷渡到對岸。

此外,通常是官兵誤了「關閉陣地」或「宵禁戒嚴」時間,無法返回自己崗位,自行躲藏在某處;不然則是,為情所困或個人因素,一時想不開而尋短。

第二節  水鬼摸哨

軍人失蹤,非同小可,如"活未見人、死未見屍",除叛逃外,在早年尚有一種可能,就是被對岸水鬼擄走。簡言之,被抓回去逼問島上軍情。

曾聽學長說過,兩岸砲戰年代,雙方蛙兵經常有「你到我家來,我到你家去」的遊戲,也就是所謂的「捕俘摸哨」,據聞,金門曾發生第一線據點被對岸水鬼摸掉整個班的事件,班長公幹返回據點見此慘狀,也就拔槍自裁了;水鬼要帶走一個活人實屬不易,後改採割耳攜回,此舉果然輕便省事。

68年「美匪建交」,中共片面宣布停止砲擊後,曾聽兩棲連退休人員提起,雙方蛙兵即使續玩「你到我家來,我到你家去」遊戲,都點到為止。換句話說,互到對岸哨所摸些物品,代表我來過,但你沒發現,留了你一條小命沒殺你。

於是,傳言第一線據點都會擺些象徵性物品,讓對岸水鬼來時取回交差,據說,對岸水鬼較喜歡的物品,多屬生力麵、軍用罐頭之類。

彼時,有一則頗堪玩味的情節,說是雙方蛙兵在海上不期而遇,會互打招呼,預祝對方「馬到成功」,返航相遇時,也會互展成果(即戰利品),戰利品不是一串人耳朵,而是有象徵性的物品,雙方能有此默契,可能嗎?令人存疑。

第三節  夜間巡查

筆者在馬祖期間,夜晚第一線據點偶有零星槍聲,後來證實那是海浪捲起浪花產生折射光點,哨兵誤判是水鬼蛙鏡反光,故開槍射擊。

當時外島尚未配備「星光夜視鏡」,只有部分觀測所配有AN/TVS-4夜間觀測鏡或AN/PVS-5A夜視鏡,哨兵夜晚監視海域完全只憑肉眼,猶在月黑風高之夜,感覺上到處敵影幢幢,每條神經都會不自主的緊繃。

軍官夜晚輪值查哨時,最擔心的就是巡查第一線據點,第一線據點近臨水際,小型據點地點隱密路徑難行,大型據點與路面落差甚大,上下階梯百餘級,接近哨所除依口令三段問答外,最重要的,不是亮著手電筒找哨兵,而是趕緊照亮自己給哨兵看,以免哨兵緊張發生誤擊,這是前輩以血換取的教訓,經驗傳承。

外島查哨,不似在台部隊固定兩小時輪一班,一夜四班;馬祖各島依守備區各編有查哨小組,小組長帶領兩名查哨官及一名無線電通訊士,每晚各有一組執行查哨任務,如:南竿中央守備區,上半夜查據點、交管哨,下半夜查行軍部隊,隨時以無線電連絡,掌握狀況,行軍部隊到達指定位置,須實施狀況演練。

破曉前查防砲陣地,按當夜巡查令所列編號,逐一視察,防砲陣地都在高地,必須向高處移動,此刻,人員應就定位,四管50機槍及40高砲完成備戰態勢。

查哨任務完成後,經過一夜奔波夜晚下海邊、清晨上高山,組員均已疲憊不堪,此時,小組長須出席早餐會報,向司令官回報查哨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