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龍山寺舊名觀音寺,主祀觀音菩薩。已近300年歷史的鳳山龍山寺,在全臺五座龍山寺當中,論古老之程度,排名第二名,列為二級古蹟,另四座分建於台北淡水、艋舺、彰化鹿港、台南等地。

小雄老師說:鳳山龍山寺創建於清乾隆初年,至清乾隆29(1764)之前已有基本的格局,迄今已近300年,相傳為一大陸福建人渡海來台,隨身攜帶泉州府晉江縣安海鄉龍山寺觀音菩薩香火袋,因口渴行經寺址古井,準備汲水止渴之際,將香火袋掛在古井旁石榴樹枝上,結果離開時卻忘了取走,遺留的香火袋竟在夜晚發光,附近居民認為是菩薩顯靈,便迎奉香火,並將那棵石榴樹雕刻成觀音佛祖像,大力籌集資金興建寺廟,故有龍山寺之創立。(註:另有一說係康熙年間所建,因缺乏正式考證,或許創建之時,只是一座小寺,香火未盛,參拜信徒少,才未將建寺記錄完整記載流傳。目前只能由龍山寺正殿上現存匾額「南雲東照」,落款中的「乾隆歲次庚辰」來加以推定,時為乾隆25年,推測是龍山寺擴建落成之際。)

歷史悠久的鳳山龍山寺,在清乾隆、嘉慶、道光、同治和光緒時期,都有修繕紀錄,一直到了民國22年、47年及76年亦不例外,包括添建兩側廂房、整修前殿等。民國74年間,龍山寺正式被政府列入二級古蹟,之前雖曾經過多次重修,但寺內建築與雕飾,都還充滿著乾隆、嘉慶年間的作品,從屋頂剪粘、泥塑、雕窗、木構棟架、石材雕刻、門牆彩繪等,隨處可見歷史痕跡。

小雄老師說:經過幾次重修後,仍保有原先之形貌,寺內中軸建築與雕飾,幾乎還是乾隆、嘉慶年間之作品。外觀特徵是經過不同時期的擴建,而形成今日之規模;不過依李乾朗《龍山寺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中指出古蹟本體者,為中間之三川殿、過廊、後殿等兩落的建築。寺內保留許多彩飾與雕樑畫棟,其中最受到矚目的是中庭壁上的彩繪龍虎堵,是台灣光復後台南匠師葉鬃所作。

三川殿立面前留有步口,中港部以塌壽形式施作,從龍虎門出入。小雄老師解說:一般臺灣這種工字形平面的寺廟,臺基漸升的變化較含蓄,使朝拜者在寺內的行動較方便;因此可以看到,寺內三川臺基高約40公分、正殿再高18公分;鋪面材以26公分徑的六角紅磚作蜂巢式砌,角邊朝左右。三川殿內亦舖六角磚,但步口舖以花崗石寮,中港間分三段排列,並不交丁。

小雄老師指出:柱礎、柱珠為典型的作法,柱珠的高度約等同於柱徑。其形式有四種,皆呈現清代中葉嘉道風格;三川及正殿柱珠為圓形系統,拜亭為方形系統;三川前簷柱珠為蓮座形,周分十二瓣;另外,三川中門門楹前置抱鼓石,青斗石彫,鼓面旋螺紋,並施仙鶴花鹿、龍馬馱圖及加冠晉爵仙翁;鼓座馬櫃臺彫飾亦精美,施萬字及如意圖案。立柱及牆體方面,正殿用福杉圓柱,上下略收分,成梭柱;三川排樓封柱已被改成水泥造方柱;三川簷柱,上下未收分,柱身刻聯對;三川排樓面最大的特色是木作及石作並用;龍山寺中門兩側牆垛之腰板下為石材。山牆的基礎以咾咕石構成,牆身則為磚造,山牆為平砌,後牆上段則為斗砌。拜亭左右龍虎壁,本身有燕尾脊覆頂,下置鳥踏形式之水車堵,壁面上施泥塑及剪黏。至今已近300年的鳳山龍山寺,極具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它保存了豐富完整的傳統寺廟建築樣貌與工法,為傳統藝匠的藝術殿堂。

令學員亮眼的是,在寺左側廂房前的空地放置了歷年整修龍山寺所建之碑林,共七座碑,小雄老師指出其中一座碑刻有其來台第二代祖先的捐資大名,而小雄老師已是第九代,清代捐資能上榜者,若非有功名,就是地方仕紳。換句話說,對地方建設有功之人也!

 

在下課後有感:

門楹對聯書    山河待匡復

慈航渡眾生    香客思故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