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位於長江中游,屬國內第二大城市,該市被長江及漢水分成三部分:武昌、漢口及漢陽,武昌是政治中心,漢口是商業的集中地,漢陽是工業重鎮,在粵漢鐵路建成後,它是我國內陸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時也是將南方港口運來的對外援助運往內陸的樞紐。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寫道:「武漢者,指武昌、漢陽、漢口三市而言。此點實吾人溝通大洋計劃之頂水點,我國本部鐵路系統之中心,是我國最重要之商業中心也。三市居民數過百萬,如其稍有改進,則二三倍之,決非難事。現在漢陽已有國內最大之鐵廠,而漢口亦有多數新式工業,武昌則有大紗廠。而此外,漢口更為我國中部、西部之貿易中心,又為全國茶之大市場。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四省,及河南、陝西、甘肅三省之各一部,均恃漢口以為與世界交通唯一之港。至於我國鐵路既經開發之日,則武漢將更形重要,確為世界最大都市中之一矣。所以為武漢將來立計劃,必須定一規模,略如紐約、倫敦之大。」指出20世紀初的武漢享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是絕無僅有的與大上海共享榮耀的大都市,儼然代表著我國城市發展的方向與希望。

抗戰前夕,武漢城市規模急速擴大,迄民25年末已有民營近代工廠516家,人口超過120萬。惟隨著戰火的逼近,國民政府決定將武漢的工廠、學校內遷,並下令破壞可能資敵的一些設施,致使武漢工業的損失難以估計。

275月徐州會戰一結束,日本方面即決定於當年秋季進行“漢口作戰”所有在中國大陸作戰的部隊停止回國調動,國內繼續動員增兵40萬人,並挹注作戰預算,費額計32.5億日元。

當日軍攻佔南京後,即直指武漢重鎮,武漢是當時的政治、經濟及軍事中心,國府傾軍事力量集中保衛武漢,日本政府預期攻陷武漢後,將可迫使我中華民國停止抵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呆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